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临川杭州修广师法喜堂韵》
《和王临川杭州修广师法喜堂韵》全文
清 / 刘墉   形式: 古风

堂中了了见文殊,道人心似秋潭虚。

不求五欲以自恣,以法为乐喜有余。

青山白云远萦带,碧梧翠竹交扶疏。

乞食一钵万事了,洗钵宴坐忘朝晡。

门外红尘坌十丈,尘中有客常崎岖。

清谈名理侔卫乐,高论康济追唐虞。

偶来憩息意良惬,尚有客气论贤愚。

教乘滋茂信有力,廊庙何必殊江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杭州修广师法喜堂中的生活与心境。首句“堂中了了见文殊”暗示了环境的清净与智慧之光,如同见到佛菩萨般明净。第二句“道人心似秋潭虚”进一步刻画出修行者内心的空灵与澄澈,如秋水般深邃。

诗人赞美修行者不追求世俗欲望,而是以佛法为乐,内心富足,“不求五欲以自恣,以法为乐喜有余”。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自然景色“青山白云”和“碧梧翠竹”,烘托出宁静淡泊的氛围,修行者的生活简单而自在。

“乞食一钵万事了,洗钵宴坐忘朝晡”表达了修行者的简朴生活和忘却时间的禅定状态。对比门外尘世的纷扰,“门外红尘坌十丈,尘中有客常崎岖”,修行者对此保持超然态度,视名利如过眼云烟。

诗中提到“清谈名理侔卫乐,高论康济追唐虞”,赞扬师长的学识和高尚品德,认为其言论能媲美古代圣贤。最后,诗人表示对师门教诲的信任,并认为廊庙(朝廷)与江湖(民间)虽有区别,但师门的教化力量同样强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了修行者在杭州修广师法喜堂中的生活场景,以及诗人对其人品和教化的赞赏。

作者介绍
刘墉

刘墉
朝代:清   字:崇如   号:石庵   生辰:1719~1804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其父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工书,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猜你喜欢

秋雨

杜陵昔日歌秋风,卷去屋上茅三重。

村翁今夜叹秋雨,冲倒檐前墙数堵。

瓦倾栋挠直见天,寒侵素被不得眠。

相如家徒四壁立,我比相如尤可怜。

钱唐近报融风起,瓦砾尘埃半城市。

霜餐露宿人遑遑,衣食难谋况居止。

呼童向晓收篁芦,补篱织箔聊枝梧。

雨飘有限行且止,秋阳馀暖留桑榆。

呜呼居得一日且一日,丈夫安能事一室。

(0)

五更·其八

雁鸣鹤亦鸣,不待鸡戒旦。

平生善利心,一鸣思过半。

(0)

答赵源仲

人到中年万事慵,我今况是六旬翁。

归心已薄西湖水,馀力重修古泮宫。

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

迩来士习殊轻峭,愿与醇儒振义风。

(0)

敝车

汝自骑高马,予宁坐敝车。

功名输俊茂,天地著迂疏。

漫说痴人梦,仍看后世书。

谪仙酒楼在,不醉欲何如。

(0)

寄吴元初道录

桃花两度见青春,梦里玄都隔几尘。

升斗自怜为客久,舟车每惜寄书频。

君如当日陶弘景,我亦他时贺季真。

东望冶城空恋恋,西湖非晚作归人。

(0)

偶作

元亮真止酒,昭文不鼓琴。

文章成小伎,道德负初心。

故友凋零尽,中年感慨深。

从来麋鹿性,只是爱山林。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