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元初道录》
《寄吴元初道录》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桃花两度见青春,梦里玄都隔几尘。

升斗自怜为客久,舟车每惜寄书频。

君如当日陶弘景,我亦他时贺季真。

东望冶城空恋恋,西湖非晚作归人。

(0)
翻译
我两次见到桃花盛开的春天,梦境中的仙境玄都似乎隔着重重尘世。
长久离家漂泊,我为自己微不足道的生活感到悲哀,频繁地通过书信寄托思念。
你若能像当年的陶弘景那样超脱,我也有朝一日能像贺季真一样归隐。
遥望东边的冶城,心中充满眷恋,但西湖的美景已不再适合我这个迟暮之人归来。
注释
桃花:象征美好的春光和短暂的生命。
青春:指春季,也可指美好的时光。
玄都:道教传说中的仙都,这里指理想中的仙境。
升斗:形容微小,此处指生活平凡。
舟车:泛指交通工具,象征旅途。
陶弘景:南朝时期的道教思想家,以隐居著称。
贺季真:东晋时期的隐士,与陶弘景齐名。
冶城:古代城市,此处代指故乡。
西湖:著名的风景名胜,诗人借此表达归隐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仇远所作,名为《寄吴元初道录》。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桃花两度见青春,梦里玄都隔几尘。"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而美好的记忆却如同梦中之景,难以触及,充满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升斗自怜为客久,舟车每惜寄书频。"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游子,对长时间漂泊异乡的感慨,以及通过书信来维系与远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君如当日陶弘景,我亦他时贺季真。" 这里,诗人将友人吴元初比喻为唐代的陶弘景,而自己则自比为南北朝时期的贺知章,两人都是文学上颇有建树的人物,这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以及自身与之相匹配的文学理想。

"东望冶城空恋恋,西湖非晚作归人。" 最后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着虽然身处旅途,但内心始终与朋友和家乡相连。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友情和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文学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次薛叔载石泉韵

石泉曾未面,泉石旧忘情。

不与滔滔竞,常怀止止清。

渭非泾酝藉,贪是恶声名。

自洁怜他浊,凭谁吊屈平。

(0)

立春前四日天大雷电以雨

霹雳如春雨似秋,兰陵冬夜忆黄州。

茂陵封禅期身后,恰恰营成小竹楼。

(0)

盘隐别驾修龟山祠

商今藐人物,振坠起先贤。

俸薄知难集,财轻觉易捐。

便成新气象,顿醒旧风烟。

撙节昌颓俗,何心食万钱。

(0)

赠笔工

散捉紫毫新脱颖,玄泓渴饮淬锋寒。

将军翰墨场中老,避槊方知夺槊难。

(0)

老仙平沙落雁

楚天如纸字横斜,纸阔行疏对落霞。

传得夜来沙上影,不传书信伴梅花。

(0)

毗陵三题·其二

太平寺壁沧烟浦,亭匀剪得寻丈许。

初惊汹汹欲掀天,熟视方方不踰矩。

潜珍毓怪疑无数,又疑勇斗鲸鹏聚。

掩敛光芒不呈露,定在崩奔漩澓处。

三江既入九派分,南江北江相与邻。

中泠一滴浑不得,滔滔清彻岷山脉。

故家门掩岷山云,送江入海窥蓬瀛。

山遥海阔三万里,一芥不浮长止止。

六鳌不动风不摇,烂银城阙明霞起。

回头观此破屋壁,千涛万浪寻无迹。

乡来有术只观澜,只今观画宁无术。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