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赵源仲》
《答赵源仲》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人到中年万事慵,我今况是六旬翁。

归心已薄西湖水,馀力重修古泮宫。

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

迩来士习殊轻峭,愿与醇儒振义风。

(0)
翻译
人到中年万事慵,我今况是六旬翁。
归心已薄西湖水,馀力重修古泮宫。
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
迩来士习殊轻峭,愿与醇儒振义风。
注释
人:人到中年。
慵:懒散。
况:何况。
六旬翁:六十岁的老人。
归心:思乡之情。
薄:淡薄。
西湖水:西湖的水。
古泮宫:古老的学府。
官里:官府之中。
简书:公文。
尤:尤其。
岂无功:难道没有作用。
迩来:近年来。
士习:士人的风气。
殊:特别。
轻峭:轻浮刻薄。
醇儒:正直的学者。
振义风:弘扬正义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感慨。"人到中年万事慵"一句,直接表达了中年之后,对于世间万事都感到疲惫不堪的心境。而"我今况是六旬翁"则更进一步指出诗人的年龄已经达到六十岁,古代的高龄阶段。

接着,"归心已薄西湖水"表明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日渐淡薄,而"馀力重修古泮宫"则显示出诗人尽管年老,但仍有重新开始、修复过去荣耀的愿望。这里的“古泮宫”可能是诗人心中某种精神寄托或理想的象征。

在"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这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仕途生活仍有所留恋和自信。尽管官职简册可能让人感到敬畏,但桌上的笔墨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表明诗人的文采和才华并未减退。

最后,"迩来士习殊轻峭,愿与醇儒振义风"则是诗人对于后学之士的期望。诗人希望能与那些有深厚学问的人一起,使正直的道德风尚得以弘扬。这不仅是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对未来世代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士大夫阶层对于人生、学问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题马嘉贞画四绝·其一

孤琴岩壑昼阴阴,涧雨山风野水深。

咫尺断桥心万里,美人家在翠微岑。

(0)

哭孟子乾行人三首·其三

乘时狐鼠日凭凌,欲借朱云剑未能。

独抗皂囊辉白日,肯将素履负青灯。

乾坤回首成今古,陵谷何心自废兴。

录荫共怜新上舍,踽凉谁念老中丞。

(0)

七谣赠璞冈赵明府·其七甘霖谣

今年夏月久不雨,枯朽朝朝望天宇。

使君俛首坐堂上,无言心念三农苦。

古来仁覆称旻天,旻天忍不吾民怜。

却恐民心百冤控无地,和风乖戻高阳愆。

君不见东海湄,冤孝妇,三月亢旱成焦土。

又不见政不节,祷桑林,自责片语天为霖。

急寻案牒理故事,眼底纷纷拂人意。

强将征役代他邦,忍朘膏脂媚大位。

短章一骑飞红尘,任他郡臬怒詈台端嗔。

一章犹自可,再章惊人心。

三章四章语转峻,和风旭日成阴森。

得请公移犹未下,行潦水溢漳流深。

(0)

倪锄带经图

明良何日逢佳遇,几见雕鹏没烟雾。

陇上荒田且未锄,手把残篇倚高树。

早岁辛勤老未休,由来经史非良谋。

君不见里儿未识兔园册,绮筵夜夜驩青楼。

(0)

古意二首·其一

凄凄途中人,潇潇天上雨。

霖雨若为情,长途谁是主。

赠君箧中巾,心愁千万绪。

盈盈清泪痕,脉脉屈指数。

(0)

寓上兴庄

苍苍原野思依依,咫尺茅峰东与西。

空斋养性无人共,午夜时闻鸡一啼。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