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轩留得无多地,不种闲花种此君。
寒桧老松堪接影,绿杨红杏莫同群。
要添迂叟窗前景,特就山僧院里分。
更侍明年新笋出,亭亭必见势凌云。
北轩留得无多地,不种闲花种此君。
寒桧老松堪接影,绿杨红杏莫同群。
要添迂叟窗前景,特就山僧院里分。
更侍明年新笋出,亭亭必见势凌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北轩所剩无多的土地上,选择种植竹子而非其他花卉。通过“不种闲花种此君”,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钟爱与尊重。接下来的“寒桧老松堪接影,绿杨红杏莫同群”则是将竹子与其他树木进行比较,突显其独特之处。
诗中还通过“要添迂叟窗前景,特就山僧院里分”表达了作者希望将这些竹子作为风景,既可供自己欣赏,也可赠送给山中的僧人共享。最后,“更侍明年新笋出,亭亭必见势凌云”展望来年竹子的繁盛与壮观,预示着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更透露出其对生命力强、独立不羁的竹子所寄寓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白色斑斑上鬓丝,卅年未折桂林枝。
伯牛有疾终归命,司马为郎尚入资。
氛恶况当盟楚日,泉清那比在山时。
随风飘落花无定,茵溷原难自主持。
东风一夜檐前吼,早日杲杲照窗牖。
出门携杖何所之,春光满眼惊梅柳。
梅柳年年更著花,故人一别三年久。
我欲乘舟上梁溪,脚健心忙不能走。
忆昔高斋问奇字,得月楼头日携手。
即今知己两寂寞,混迹时人成老丑。
侧闻精爽苦著书,名山事业今曾有。
安得临风堕我前,与尔同饮千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