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袅清音。
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
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袅清音。
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
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的静谧场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禅客内心世界的探究,展现了诗人韩偓在深夜中的宁静与孤独感受。
"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这两句设定了寒冷的冬夜环境,地炉上的余火微弱,梦被打断,身后的灯光被厚实的被子遮盖,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袅清音。" 诗人侧耳倾听空旷的大殿中传来的微弱回声,这种声音如同打击石磬般清脆,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 风吹过灯笼,灯光摇曳投射出影子,而腊雪则是悄无声息地积累,时间在静谧中流逝,这些都是对环境细微变化的捕捉。
"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修行者的自我满足和内心的宁静,尽管外界可能无法理解这种独处带来的满足,但对于诗人来说,这种时刻是心灵得到滋润的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在世界的探讨,展现了一个深夜中的宁静与孤独,也反映出诗人韩偓对于禅意和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石头城上望斜晖,览尽金陵寂寞归。
叹息青天如许大,可无一个凤凰飞。
乃翁读书功未收,大儿收功才□流。
三年刻楮岂无用,一鸣惊人姑少留。
大伸纡郁数应值,但力根本吾何求。
书声夜杂岭猿苦,想见灯火虚堂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