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地炉》
《地炉》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袅清音。

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

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0)
注释
梦断:梦醒。
背灯:在黑暗中。
重拥衾:再次拥抱被子。
侧听:侧耳倾听。
空堂:空荡的大厅。
静响:寂静的声音。
疏磬:稀疏的磬声。
风灯:风中的灯笼。
笼转:随着笼子转动。
腊雪:冬日的雪。
逐夜深:渐次覆盖深夜。
禅客:修行者。
钓翁:渔翁。
湛然心:清澈的心境。
翻译
炉边仅剩微弱火星,梦醒后在暗中再次拥抱被子。
侧耳倾听空荡的厅堂,仿佛传来稀疏的磬声,清脆悠扬。
风中的灯笼影子随着笼子转动,无声的腊雪渐次覆盖深夜。
修行者和渔翁各自享受宁静,又有谁能理解此刻我内心的清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的静谧场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禅客内心世界的探究,展现了诗人韩偓在深夜中的宁静与孤独感受。

"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这两句设定了寒冷的冬夜环境,地炉上的余火微弱,梦被打断,身后的灯光被厚实的被子遮盖,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袅清音。" 诗人侧耳倾听空旷的大殿中传来的微弱回声,这种声音如同打击石磬般清脆,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 风吹过灯笼,灯光摇曳投射出影子,而腊雪则是悄无声息地积累,时间在静谧中流逝,这些都是对环境细微变化的捕捉。

"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修行者的自我满足和内心的宁静,尽管外界可能无法理解这种独处带来的满足,但对于诗人来说,这种时刻是心灵得到滋润的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在世界的探讨,展现了一个深夜中的宁静与孤独,也反映出诗人韩偓对于禅意和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买舟

租得舟如叶,低低半搭篷。

仅堪容野客,还喜友渔翁。

溯水斜分浪,悬崖逆斗风。

去程应不计,且泊槿花丛。

(0)

安石岭

茅屋鸡声勘夜分,杖藜挑月带馀醺。

不知身在孤峰顶,回首人家尽白云。

(0)

途中再咏金陵

石头城上望斜晖,览尽金陵寂寞归。

叹息青天如许大,可无一个凤凰飞。

(0)

再到

半近烟村半近城,东园花木锁柴荆。

我来独对南山立,始信陶潜两眼明。

(0)

雨夜言怀

淅淅复淅淅,雨微声不休。

蛩长远村夜,风早疏棂秋。

委蛇世路窄,隐忍吾道羞。

时逢一笑适,岂足偿多忧。

(0)

休宁朱肖岩葺其先大父岐山书堂为藏修之所而徵诗于余余闻其先伯父由释褐职教姑苏今其父子能世家学不坠遗基是可敬已为赋二章·其二

乃翁读书功未收,大儿收功才□流。

三年刻楮岂无用,一鸣惊人姑少留。

大伸纡郁数应值,但力根本吾何求。

书声夜杂岭猿苦,想见灯火虚堂秋。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