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之水竹箭翻,塞山一带为其源。
处暑涨退桥已架,行旅稳过无怨言。
去岁经此方待渡,牵泅正资色目人。
来往立俾辎重过,撇捩直使洪涛掀。
今年渡河纵安逸,却因涝早一月前。
两岸积水如去岁,黍稌穗细色尽蔫。
较量灾比昨秋重,此况久矣心中存。
虽然此况心久存,目击更切如伤论。
白河之水竹箭翻,塞山一带为其源。
处暑涨退桥已架,行旅稳过无怨言。
去岁经此方待渡,牵泅正资色目人。
来往立俾辎重过,撇捩直使洪涛掀。
今年渡河纵安逸,却因涝早一月前。
两岸积水如去岁,黍稌穗细色尽蔫。
较量灾比昨秋重,此况久矣心中存。
虽然此况心久存,目击更切如伤论。
这首诗描绘了白河的自然景观与渡河的场景,以及对去年洪水的回忆和今年旱涝交织情况的感慨。
首句“白河之水竹箭翻”,以“竹箭”比喻水流湍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白河水势之壮阔。接着“塞山一带为其源”,点明了白河的发源地,山势险峻,水源丰富。
“处暑涨退桥已架,行旅稳过无怨言”两句,描述了处暑时节河水涨落,桥梁已经架设,行人过河时平稳安全,没有怨言,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和谐共处。
“去岁经此方待渡,牵泅正资色目人”回忆了去年渡河时的情况,需要借助他人之力,可能是因为洪水导致渡河困难。而“来往立俾辎重过,撇捩直使洪涛掀”则描绘了去年渡河时的艰难情景,船只在汹涌的洪水中颠簸前行。
“今年渡河纵安逸,却因涝早一月前”对比了今年渡河的轻松与去年的艰难,但这种安逸是短暂的,因为之前一个月遭遇了涝灾或旱灾。
“两岸积水如去岁,黍稌穗细色尽蔫”描述了今年两岸的积水情况与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与去年相似,但作物的生长状态不佳,暗示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较量灾比昨秋重,此况久矣心中存”表达了诗人对去年洪水灾害的记忆犹新,并将今年的情况与去年进行了比较,认为今年的灾害可能比去年更为严重。
最后,“虽然此况心久存,目击更切如伤论”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即使心中长久记忆着过去的灾难,亲眼目睹当前的情景时,那种感受依然如同亲身经历一般强烈,表达了对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切关注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淮民穷到骨,忍复搥其肌。
不知铁钱禁,作俑者为谁。
行商断来路,清野多流离。
主人日边来,四牡驱以驰。
或云易之是,或云收之宜。
几人困往返,遂逐文书移。
救焚卒无策,燎火久益滋。
缅怀征搉初,山海煮摘时。
虽云便公家,亦复挠其私。
今者纵虎豹,而使渴与饥。
萧萧芦苇林,日夜边风吹。
悲哉淮南民,持此将安之。
竹湖人之英,剧县勇自试。
三年种桃李,遗爱及僮稚。
咸欲父母之,谓吾公之子。
独有督邮嫌,见谓不事事。
瑕疵催科细,欲以三尺治。
八月羁僦楼,半年縻隐市。
小窗天日晴,洒落自胸次。
抖擞旧尘埃,楮札左右置。
寄傲点画间,挥染当游戏。
人贤世所希,嗜好人共贵。
车马闹填门,载酒日纷至。
大书极豪放,小草亦姿媚。
敛藏经纶业,进此第一义。
玉板抄歌诗,石碑刻图记。
人家锦为轴,高壁垂至地。
袭藏较工拙,临写费同异。
争如老刘子,落魄一狂士。
半生不读书,颇能会其意。
寒泉骥马饮,平陆蛟龙起。
得非久幽愤,于以发奇气。
故使钟鼎疏,自足名一世。
毛锥久见绝,一见尚能喜。
酒边袖予诗,不誉亦不忌。
有时夺之去,箱箧馀故纸。
如持将军诰,屡博姑苏醉。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宋·刘过】竹湖人之英,剧县勇自试。三年种桃李,遗爱及僮稚。咸欲父母之,谓吾公之子。独有督邮嫌,见谓不事事。瑕疵催科细,欲以三尺治。八月羁僦楼,半年縻隐市。小窗天日晴,洒落自胸次。抖擞旧尘埃,楮札左右置。寄傲点画间,挥染当游戏。人贤世所希,嗜好人共贵。车马闹填门,载酒日纷至。大书极豪放,小草亦姿媚。敛藏经纶业,进此第一义。玉板抄歌诗,石碑刻图记。人家锦为轴,高壁垂至地。袭藏较工拙,临写费同异。争如老刘子,落魄一狂士。半生不读书,颇能会其意。寒泉骥马饮,平陆蛟龙起。得非久幽愤,于以发奇气。故使钟鼎疏,自足名一世。毛锥久见绝,一见尚能喜。酒边袖予诗,不誉亦不忌。有时夺之去,箱箧馀故纸。如持将军诰,屡博姑苏醉。
https://shici.929r.com/shici/CH8dXsBR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