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河》
《白河》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白河之水竹箭翻,塞山一带为其源。

处暑涨退桥已架,行旅稳过无怨言。

去岁经此方待渡,牵泅正资色目人。

来往立俾辎重过,撇捩直使洪涛掀。

今年渡河纵安逸,却因涝早一月前。

两岸积水如去岁,黍稌穗细色尽蔫。

较量灾比昨秋重,此况久矣心中存。

虽然此况心久存,目击更切如伤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河的自然景观与渡河的场景,以及对去年洪水的回忆和今年旱涝交织情况的感慨。

首句“白河之水竹箭翻”,以“竹箭”比喻水流湍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白河水势之壮阔。接着“塞山一带为其源”,点明了白河的发源地,山势险峻,水源丰富。

“处暑涨退桥已架,行旅稳过无怨言”两句,描述了处暑时节河水涨落,桥梁已经架设,行人过河时平稳安全,没有怨言,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和谐共处。

“去岁经此方待渡,牵泅正资色目人”回忆了去年渡河时的情况,需要借助他人之力,可能是因为洪水导致渡河困难。而“来往立俾辎重过,撇捩直使洪涛掀”则描绘了去年渡河时的艰难情景,船只在汹涌的洪水中颠簸前行。

“今年渡河纵安逸,却因涝早一月前”对比了今年渡河的轻松与去年的艰难,但这种安逸是短暂的,因为之前一个月遭遇了涝灾或旱灾。

“两岸积水如去岁,黍稌穗细色尽蔫”描述了今年两岸的积水情况与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与去年相似,但作物的生长状态不佳,暗示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较量灾比昨秋重,此况久矣心中存”表达了诗人对去年洪水灾害的记忆犹新,并将今年的情况与去年进行了比较,认为今年的灾害可能比去年更为严重。

最后,“虽然此况心久存,目击更切如伤论”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即使心中长久记忆着过去的灾难,亲眼目睹当前的情景时,那种感受依然如同亲身经历一般强烈,表达了对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切关注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二叠·其一

晚作园翁自荷锄,春风那肯到吾庐。

且须怜意著芳洁,才说和羹俗了渠。

(0)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其二

士不论穷达,离乡即可哀。

白头孙七十,岁岁埽松来。

(0)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其四谷口

水流自何许,远欲穷其源。

石梯苔藓层,微有屐齿痕。

(0)

悲淮南

淮民穷到骨,忍复搥其肌。

不知铁钱禁,作俑者为谁。

行商断来路,清野多流离。

主人日边来,四牡驱以驰。

或云易之是,或云收之宜。

几人困往返,遂逐文书移。

救焚卒无策,燎火久益滋。

缅怀征搉初,山海煮摘时。

虽云便公家,亦复挠其私。

今者纵虎豹,而使渴与饥。

萧萧芦苇林,日夜边风吹。

悲哉淮南民,持此将安之。

(0)

寄吴子云

曾是乘轩客,飘零老更穷。

棹船秋叶浦,策杖桂枝丛。

往事都如梦,新诗不用工。

草庐消得几,不许卧隆中。

(0)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

竹湖人之英,剧县勇自试。

三年种桃李,遗爱及僮稚。

咸欲父母之,谓吾公之子。

独有督邮嫌,见谓不事事。

瑕疵催科细,欲以三尺治。

八月羁僦楼,半年縻隐市。

小窗天日晴,洒落自胸次。

抖擞旧尘埃,楮札左右置。

寄傲点画间,挥染当游戏。

人贤世所希,嗜好人共贵。

车马闹填门,载酒日纷至。

大书极豪放,小草亦姿媚。

敛藏经纶业,进此第一义。

玉板抄歌诗,石碑刻图记。

人家锦为轴,高壁垂至地。

袭藏较工拙,临写费同异。

争如老刘子,落魄一狂士。

半生不读书,颇能会其意。

寒泉骥马饮,平陆蛟龙起。

得非久幽愤,于以发奇气。

故使钟鼎疏,自足名一世。

毛锥久见绝,一见尚能喜。

酒边袖予诗,不誉亦不忌。

有时夺之去,箱箧馀故纸。

如持将军诰,屡博姑苏醉。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