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殊不足,袅袅发长吟。
□□□□□,□□□□□。
渴饥资坠露,栖止□□阴。
痀偻安知道,区区有巧心。
短歌殊不足,袅袅发长吟。
□□□□□,□□□□□。
渴饥资坠露,栖止□□阴。
痀偻安知道,区区有巧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又和南塘十首(其九)》。从这短短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远情怀与独特的情绪表达。
“短歌殊不足,袅袅发长吟”两句,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以及通过音乐来抒发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这里,“短歌”指的是简单或短暂的歌曲,而“袅袅”则形容声音悠扬、回旋。“不足”表达了一种追求更多更深层次感情表达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缺失了关键字词,无法给出确切解读。不过,从上下文来看,这应该是对某个场景或情感状态的描述。诗人可能在此描绘一种自然环境,或许是一种内心感受的隐喻。
“渴饥资坠露,栖止□□阴”中的“渴饥资坠露”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对水分的迫切需求,而“栖止”则是指鸟类在树木间安身休息。这里诗人可能是在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一种求生的欲望或内心的某种寄托。
最后两句,“痀偻安知道,区区有巧心”,“痀偻”形容身体上的疼痛,而“安知道”则是一种寻找心灵平静的过程。“区区”是对自己能力或者成就的一种谦逊说法,“巧心”可能指的是一种细腻的心思或智慧。
总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在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易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与智慧。
晚霁得天爽,月出城东山。
城头一片云,随风吹复还。
略息吾心忙,送尔云意閒。
似嫌溟渤大,来挂高松端。
邻人馈菰蟹,与我供晚餐。
暂饱能几何,已感深情难。
空虚灼万象,天地将沈寒。
斟酌赎质钱,换此秋衣单。
远游无恙归,家庭梦俱安。
团坐篝火光,错杂词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