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除日自校一年所作诗戏题三章·其一》
《岁除日自校一年所作诗戏题三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身入漆氏林,惧夺墨之质。

游骑驰八埏,终当有归室。

平达无可疵,等于中危疾。

鼓翮随凤鹏,何能破天出?

岂真元籁初,欲奏必琴瑟。

扪心不可安,展转视吾笔。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岁除日自校一年所作诗戏题三章(其一)》,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诗中以自省和反思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创作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身入漆氏林,惧夺墨之质”,以“漆氏林”象征创作的环境,而“墨之质”则暗喻诗人的才华或创作的本质。诗人担心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创作精髓或品质,流露出对自我保持独特性和原创性的担忧。

接着,“游骑驰八埏,终当有归室”,这里以“游骑”比喻诗人的创作活动,而“八埏”则代表广阔的天地或人生的舞台。“归室”则暗示了最终的归宿或目标。诗人似乎在说,尽管四处游走,创作不息,但心中始终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即回归真正的自我和创作的初心。

“平达无可疵,等于中危疾”,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创作与人生的价值。诗人认为,真正的创作和生活应当是平和而无瑕疵的,就像处于中庸之道,既不过于激进也不过于保守。然而,这种状态往往伴随着内心的焦虑和疾病,象征着追求完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内心挣扎和挑战。

“鼓翮随凤鹏,何能破天出?”诗人以“鼓翮”(振翅)和“凤鹏”(凤凰与大鹏鸟)为喻,表达了对自由飞翔和超越常规的渴望。然而,“何能破天出?”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现实的束缚下,是否真的有可能实现这样的超越。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岂真元籁初,欲奏必琴瑟。”这两句将自然界的原始声音(元籁)与音乐(琴瑟)进行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本真与借助艺术表达之间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创作灵感或许源自于自然的原始之声,但要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还需要借助诸如音乐这样的媒介。

最后,“扪心不可安,展转视吾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不安和对创作的持续关注。他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笔下的作品,才能真正找到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创作、人生价值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和反思。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也蕴含了对于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普遍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和袁伯长待制送虞伯生博士祠祭岳镇江河后土

房闼歌儿翠黛摧,不禁夫婿陟崔嵬。

一春花好人相别,四月梅黄雨又来。

酒酌玉缸酣脸晕,香消银叶蠹炉灰。

祠官好致君王意,早奉神休马首回。

(0)

次韵马伯庸春思兼简继学二首·其二

行窝春匝匝,下榻望君来。

双玉矜娇思,联镳骋逸才。

题诗红袖拥,传诏锦袍回。

羞杀高眠者,杨花满绿苔。

(0)

舟中杂书五首·其一

野色连云白,春声引树清。

游鱼新浪急,归鸟片帆轻。

晓梦三千里,风餐第几程。

萍蓬元未稳,徙倚问天明。

(0)

思归

袅袅秋风动客怀,啾啾猿鹤苦相催。

鲁侯不遇关天意,臧氏焉能沮我才。

万里驱驰离旧国,十年奔走在尘埃。

吴兴山水何清远,一棹扁舟归去来。

(0)

题范蠡五湖杜陵浣花·其二

春色醺人苦不禁,蹇驴驮醉晚骎骎。

江花江草诗千首,老尽平生用世心。

(0)

初至都下即事·其二

尽日车尘马足间,偶来临水照愁颜。

故乡兄弟应相忆,同看溪南柳外山。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