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烟花地,相逢浩荡襟。
狂奴仍故态,馀子岂知心。
玉树和愁听,金荃带病吟。
月河吹酒色,此后只孤斟。
万古烟花地,相逢浩荡襟。
狂奴仍故态,馀子岂知心。
玉树和愁听,金荃带病吟。
月河吹酒色,此后只孤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沉的画面,诗人以“万古烟花地”开篇,将历史的长河与眼前的景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悠远而辽阔的意境。接着,“相逢浩荡襟”一句,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是对当下相遇之人的宽广胸怀的赞颂。
“狂奴仍故态,馀子岂知心。”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主人公的独特个性与他人之间的差异,表达了对自我坚持与外界理解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玉树和愁听,金荃带病吟”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用自然界的美好与个人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坚韧与执着。
“月河吹酒色,此后只孤斟。”结尾两句,诗人借月河之水、酒色之色,以及“孤斟”的动作,表达了孤独与自我沉浸的情感状态。月河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孤斟”则暗示了在世事变迁中的自我反思与内心独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人性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