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屯落落,当年旌旆拥雍丘。西风腾踏清秋。
回首黄云画角,吹断夕阳楼。
且杯倾竹叶,歌戛吴钩。功名浪求。枉敝尽、黑貂裘。
重恨人生无定,长负欢游。
燕鸿南去,怅秋水、秋烟总是愁。江浦晚、稳宿汀洲。
星屯落落,当年旌旆拥雍丘。西风腾踏清秋。
回首黄云画角,吹断夕阳楼。
且杯倾竹叶,歌戛吴钩。功名浪求。枉敝尽、黑貂裘。
重恨人生无定,长负欢游。
燕鸿南去,怅秋水、秋烟总是愁。江浦晚、稳宿汀洲。
这首元代王恽的《望月婆罗门引》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日景象,通过寥落星辰、旌旗飘扬的历史回忆,展现出壮丽而苍凉的氛围。"星屯落落"写出了星空的疏朗,"当年旌旆拥雍丘"则暗示了往昔征战的盛况。"西风腾踏清秋",秋风劲吹,更显出战地的肃杀与凄冷。
接着,诗人以"回首黄云画角,吹断夕阳楼"描绘回首往事时的哀婉,画角声穿透云层,打断了夕阳下的寂寥。"且杯倾竹叶,歌戛吴钩",借酒消愁,歌声中寄托着对功名的无奈和放弃,"黑貂裘"则象征着征战的艰辛和失落。
"重恨人生无定,长负欢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未能尽情享受欢乐的遗憾。"燕鸿南去"以燕子南飞寓言离别与漂泊,"秋水、秋烟总是愁"进一步渲染了愁绪。最后,"江浦晚、稳宿汀洲"以江边夜色收束全篇,留下淡淡的哀愁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身世之叹,展现了元代文人对战争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七年避胡尘,无复少年事。
适从岭外归,眼病不识字。
尚幸戎马间,得见此数士。
蔡童南城杰,所养盖有自。
两谢名家子,学已前作似。
相逢眼暂明,已足慰迟暮。
如何舍我去,使我起千虑。
江深羽檄繁,况此日月骛。
犹馀大谢留,与我相近住。
风霜渺墟落,泥土暗道路。
得无经此别,各复走他处。
期君则甚远,苦语不厌屡。
微言恐遂绝,其谁与调护。
要当发愤求,不欲侥倖遇。
圣门极坦平,渠自有回互。
河清倘有期,未死或可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