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四》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四》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年年竞渡喧歌唱,雪屋崩银浪。

如今不见木兰桡,门掩一庭微雨读离骚。

风前皓腕缠红缕,往事依稀数。

多时忘却辟兵符,今岁重新提起暗嗟吁。

(0)
鉴赏

这首《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四)》由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描绘了端午节期间女子在闺房中度过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年年竞渡喧歌唱,雪屋崩银浪”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通过“雪屋崩银浪”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龙舟划过水面时激起的壮观波浪,同时也暗示了端午节的热烈气氛。

接着,“如今不见木兰桡,门掩一庭微雨读离骚”则转向了女子在家中独自度过的端午节。这里的“木兰桡”指的是古代女子用来划船的工具,与龙舟竞渡形成对比,暗示了女子无法参与传统活动的遗憾。而“门掩一庭微雨”则营造了一种静谧、略带忧郁的氛围,女子在细雨中独自阅读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风前皓腕缠红缕,往事依稀数”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端午节期间的动作——她可能是在手腕上缠绕着红色的丝线,这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寓意驱邪避祸。这一动作勾起了她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最后,“多时忘却辟兵符,今岁重新提起暗嗟吁”表达了女子对传统习俗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她曾经忘记了那些用于辟邪的“辟兵符”,但在这一年重新想起,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叹息,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传统节日中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缅怀,也蕴含着对个人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集禊帖联

与贤类游得至乐;于古文品极大观。

(0)

吕祖殿联

教孝教忠,何殊十七世士夫,显示化身扶正道;

为溪为谷,直把五千言文字,参同妙契指迷津。

(0)

湖广会馆联

江山万里横天下;杞梓千章贡上都。

(0)

北京永庆寺僧室联

石压笋斜出;岩垂花倒开。

(0)

轮灯

耀灵西颓望舒吐,地涌圆机烛阴舞。

滚尘步步生夜光,照乘辚辚轧琼宇。

初惊丰隆呼阿香,火轮旋爇天中央。

更讶地灵戏击鞠,赤毬蹴起扶桑谷。

规里星桥闪不停,寰中银瓮流何速。

蹋灯壮士誇身手,腾掷纵横无不有。

离朱瞬目幻人眩,捷若宜丸鬼戴斗。

列炬疑看圜陈收,横箫欲挈璿玑走。

訇填钲鼓闹儿童,争沓窗扉坠钗钮。

羿仁先生户独扃,观书夜静挑残灯。

愿分馀光出邻壁,屡候鹑火观春星。

君看灯市喧华毂,官课山棚遍穷屋。

安淂金支百丈轮,辘轳四照流亡烛。

(0)

谶·其四

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侄孙脚下行。

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