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问花神,生何偏诞春之半。
风暄日暖燕莺晨,忙煞閒庭院。料理探芳心眼。
锦城游、归歌缓缓。时光正好,百舌无端,浪评长短。
客思天涯,踏青望里钿车远。
青袍白袷试春衣,邻户闻裁剪。挑菜人来步懒。
怅泥深、啼鸪语怨。三分有二,春色无多,斜阳催晚。
今问花神,生何偏诞春之半。
风暄日暖燕莺晨,忙煞閒庭院。料理探芳心眼。
锦城游、归歌缓缓。时光正好,百舌无端,浪评长短。
客思天涯,踏青望里钿车远。
青袍白袷试春衣,邻户闻裁剪。挑菜人来步懒。
怅泥深、啼鸪语怨。三分有二,春色无多,斜阳催晚。
这首《烛影摇红·花朝》由清代词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春日花朝时节的景致与情感。
开篇以“今问花神”引入,点明主题,花神在春分之半诞生,赋予了花儿生命与活力。接着,“风暄日暖燕莺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燕子与黄莺在清晨欢快地鸣叫,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庭院中因这春意而显得忙碌,人们忙着赏花、探春,锦城游人归家时歌声悠扬,充满了欢愉与闲适。
“时光正好,百舌无端,浪评长短。”时光正当时,但百舌鸟却不知疲倦地鸣叫,似乎在随意评价着春日的长短,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接下来,“客思天涯,踏青望里钿车远。”远方的游子思念着远方的家乡,在踏青的路上,望着远处的钿车渐行渐远,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青袍白袷试春衣,邻户闻裁剪。”青袍白袷是古代男子的春装,邻家女子正在裁剪衣物,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一细节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温馨。随后,“挑菜人来步懒,怅泥深、啼鸪语怨。”挑菜的人脚步显得有些懒散,可能是因为泥土太深,或是被啼鸪的叫声所困扰,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
最后,“三分有二,春色无多,斜阳催晚。”春天的美好时光虽然还有一半,但夕阳已在催促着夜晚的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春日的短暂。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春日花朝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舟人轻风波,至此惨不语。
脉脉奔长江,畏色自太古。
上舟钝若石,下舟猛于弩。
盘涡入地叫,声过十里许。
北风吹木叶,神气栖破宇。
孤猿鸣空山,漠漠日色苦。
西江三百滩,是已一二数。
昔睹李尚书,凿径济行旅。
惨淡石见血,无乃蛟龙怒。
惜哉水不尺,劳深力无补。
我生固习坎,何如此深阻。
危襟坐如夷,洞然见肝腑。
一湖冻玻璃,月夺雪色白。
照天八百里,岳气混溟泽。
蛟龙蛰冬穷,那敢吞素壁。
众阴呀然开,冰骨几欲坼。
森森古东州,万物谢雕画。
木叶风以尽,荒岸送萧槭。
我来始秋䖅,荷苇删所积。
颠倒南山影,屈注济水脉。
谓是矜乍见,莫便穷姽婳。
兹焉卜三年,临湖住官宅。
半奁青铜镜,早晚鉴几席。
红情伫花溪,绿意及柳陌。
美景宜可常,岁寒倍相惜。
近旬雪弥天,呼月来咫尺。
空明互激射,清濯肝与膈。
翻笑湖主人,拉为看湖客。
君子有酒浆,并坐乐今夕。
齐菘嫩甲剪,汶鱼细鳞擘。
杯行勿逡巡,一举轰系百。
三更殷钟鼓,衣袂冷侵迫。
策我羸马归,回首湖不隔。
佳境托邂逅,古怀话畴昔。
明晨约登楼,看此雪中迹。
《雪后蒋伯生诸君子邀往湖上看月》【清·刘凤诰】一湖冻玻璃,月夺雪色白。照天八百里,岳气混溟泽。蛟龙蛰冬穷,那敢吞素壁。众阴呀然开,冰骨几欲坼。森森古东州,万物谢雕画。木叶风以尽,荒岸送萧槭。我来始秋䖅,荷苇删所积。颠倒南山影,屈注济水脉。谓是矜乍见,莫便穷姽婳。兹焉卜三年,临湖住官宅。半奁青铜镜,早晚鉴几席。红情伫花溪,绿意及柳陌。美景宜可常,岁寒倍相惜。近旬雪弥天,呼月来咫尺。空明互激射,清濯肝与膈。翻笑湖主人,拉为看湖客。君子有酒浆,并坐乐今夕。齐菘嫩甲剪,汶鱼细鳞擘。杯行勿逡巡,一举轰系百。三更殷钟鼓,衣袂冷侵迫。策我羸马归,回首湖不隔。佳境托邂逅,古怀话畴昔。明晨约登楼,看此雪中迹。
https://shici.929r.com/shici/dBkVR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