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人轻风波,至此惨不语。
脉脉奔长江,畏色自太古。
上舟钝若石,下舟猛于弩。
盘涡入地叫,声过十里许。
北风吹木叶,神气栖破宇。
孤猿鸣空山,漠漠日色苦。
西江三百滩,是已一二数。
昔睹李尚书,凿径济行旅。
惨淡石见血,无乃蛟龙怒。
惜哉水不尺,劳深力无补。
我生固习坎,何如此深阻。
危襟坐如夷,洞然见肝腑。
舟人轻风波,至此惨不语。
脉脉奔长江,畏色自太古。
上舟钝若石,下舟猛于弩。
盘涡入地叫,声过十里许。
北风吹木叶,神气栖破宇。
孤猿鸣空山,漠漠日色苦。
西江三百滩,是已一二数。
昔睹李尚书,凿径济行旅。
惨淡石见血,无乃蛟龙怒。
惜哉水不尺,劳深力无补。
我生固习坎,何如此深阻。
危襟坐如夷,洞然见肝腑。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在险恶的西江三百滩中的情景,诗人黎简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船夫在风浪中艰难前行的场景。"舟人轻风波"开篇,暗示船夫经验丰富,但面对如此险境仍显凄惨沉默。"脉脉奔长江,畏色自太古",长江的汹涌和悠久的历史感让人心生敬畏。
接下来,诗人通过比喻,形容船只在激流中起伏不定,"上舟钝若石,下舟猛于弩",形象地刻画出船只在急流中的颠簸。"盘涡入地叫,声过十里许",进一步渲染了水流的狂暴与声音的震撼。自然环境的恶劣,如"北风吹木叶,神气栖破宇",以及"孤猿鸣空山,漠漠日色苦",更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诗人提及李尚书凿径济行旅的故事,暗寓古人曾为改善航道付出努力,然而"水不尺,劳深力无补",说明这些努力并未彻底解决问题。诗人感慨自己命运多舛,如同生活在坎坷之中,"我生固习坎,何如此深阻",表达出对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诗人虽然身处险境,却能保持"危襟坐如夷"的镇定,内心洞明,"洞然见肝腑",显示出坚韧的精神风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困厄的深刻理解。
云蓝小袖,约素随堤柳。
翠黛远山横,描不就、一双眉秀。
娇波明盼,著处更留人,情初逗,杯残酒,双陆垂纤手。
芳心半有,玉纽教郎扣。
不道解相思,恁花枝、为谁消瘦。
幽窗曲槛,灯火二更余,欢未久,宵空负,那正归时候。
天气肃肃当严冬,大地凛冽号朔风。
扶桑曜雪韬瞳鋋,屏翳一色浮鸿蒙。
斯须素景摇太空,霏花糁叶何茸丰。
六出巧自造化工,覆纩敷缟远近同。
缀琼贴瑶缘墙墉,轻盈宛转穿帘栊。
千门万户光玲珑,积平坎窞增丘封。
冻合沟渎流靡通,林沼幻出银芙蓉。
遂令松篁失青葱,翰飞蠕动寂敛踪。
万蘖之暇坐九重,岂不自足鲜与醲。
一念所重存瘝恫,荷戈披甲防虏戎。
况复怀此为冲冲,维时预兆年岁丰。
滋润麰麦消螟螽,腾欢溢喜畎亩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