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霓壮吐胸中气。血泪斑斓字。哀弦变徵不成声。
莫认转移别调学风筝。鸡长风雨天如晦。
魑魅逢人侮。世间醒醉尽由他。
奈我肝肠得酒露槎枒。
虹霓壮吐胸中气。血泪斑斓字。哀弦变徵不成声。
莫认转移别调学风筝。鸡长风雨天如晦。
魑魅逢人侮。世间醒醉尽由他。
奈我肝肠得酒露槎枒。
这首诗《虞美人》是清代诗人杨玉衔对友人许直臣县长的感怀之作。诗中以“虹霓壮吐胸中气。血泪斑斓字”开篇,描绘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与深沉,通过“血泪斑斓”的文字,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正义的坚守。
“哀弦变徵不成声。莫认转移别调学风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将个人的情感比作难以调和的哀弦之音,同时也暗喻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守自我信念的不易,如同风筝在风中挣扎,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鸡长风雨天如晦。魑魅逢人侮。”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恶劣的政治环境比作风雨交加的昏暗天空,而“魑魅”则象征着邪恶势力,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肆意欺凌无辜之人,凸显了社会的不公与黑暗。
最后,“世间醒醉尽由他。奈我肝肠得酒露槎枒。”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洒脱,尽管外界的评价和境遇可能随波逐流,但内心的坚持与信念(“肝肠得酒”)却如同酒后的清醒,坚定不移。这里的“槎枒”可能是指酒杯或饮酒后的形象,强调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我坚守的决心。
青溪烟雨九华山,乱后应同梦寐间。
万里分飞休掩袂,两旬相见且开颜。
君依宰相貉蝉贵,我恋王门鬓发斑。
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
梁宋追游早岁同,偶然违别事皆空。
年如流水催何急,道似危途动即穷。
醉舞且欣连夜月,狂吟还聚上楼风。
烦君更枉骚人句,白凤灵蛇满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