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陵王.鸡声》
《兰陵王.鸡声》全文
清 / 沈鹊应   形式: 词  词牌: 兰陵王   押[药]韵

梦初阁。残卷馀醒尚著。

纱窗外,晴报远钟,曙色阴阴透帘幕。醒来夜情恶。

更听胶胶声作。

中心惊,颠倒著衣,却被苍蝇弄听错。长鸣意谁托。

甚风雨凄凄,都未忘却。宁同宛转调弦索。

惊茅店羁旅,金闺朝士,一例繁雄并冷落。

底更促梳掠。寂寞。岂漂泊。搅无睡残更,翻依鸣柝。

同声唱晓天涯各。怅问寝犹隔,栉笄如昨。

干卿何事,向耳畔,触悲乐。

(0)
鉴赏

这首《兰陵王·鸡声》由清代诗人沈鹊应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惊醒后,听着窗外鸡鸣声,内心充满复杂情绪的画面。

开篇“梦初阁。残卷馀醒尚著。”以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开始,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纷扰与迷茫。接着,“纱窗外,晴报远钟,曙色阴阴透帘幕。”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黎明前的宁静与朦胧感,同时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醒来夜情恶。更听胶胶声作。”写出了主人公从梦中惊醒后的不悦与不安,鸡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接下来,“中心惊,颠倒著衣,却被苍蝇弄听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混乱中试图整理衣物,却被苍蝇干扰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烦躁与混乱。

“长鸣意谁托。甚风雨凄凄,都未忘却。”鸡鸣声似乎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而风雨的凄凉景象则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哀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鸡鸣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

“宁同宛转调弦索。惊茅店羁旅,金闺朝士,一例繁雄并冷落。”通过对比,将鸡鸣声与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相联系,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慨,无论是旅人还是朝臣,都在各自的世界中经历着冷暖与繁华。

“底更促梳掠。寂寞。岂漂泊。”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孤独与漂泊的深切感受,即使在忙碌与喧嚣中,内心深处仍感到一种无法摆脱的寂寞与孤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沈鹊应
朝代:清

沈鹊应,字孟雅,侯官人。前江西巡抚沈瑜庆女,同邑前参政林旭室。旭遭戊戌政变之祸,鹊应以死殉。
猜你喜欢

早寒书怀

归鸟响寒竹,颓云上废城。

閒行不觉晚,对此发遥情。

朝市几陵谷,岁时催变更。

世无鲁连子,谁为念神京。

(0)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其六

巩华台上漾朝晖,天寿山南望翠微。

白马吴阊看不得,乡心秋雁一行归。

(0)

故邑侯刘谦山先生循吏也,计其在江阴时于今已二十年,向者暨阳舆诵吾无与焉。今以世变返云南,因送之以诗。四首·其三

梁水城边冻草缁,万松山下树离离。

即今宁海怀人夜,正是苏台话旧时。

朗旷旧名知地脉,阿迷相望去河湄。

北门亦有澄江在,旧治分明寄所思。

(0)

十一月二十一日雪后华墅归途作再叠前韵二首·其一

隔宵屋瓦响纤纤,元泽阴凝气转严。

道上何人歌白纻,树头残叶冻红盐。

冰消村落迷行径,云拥山家露步檐。

愿得新醅三百斛,满城应说暮寒尖。

(0)

伤春曲示章雨琴二首·其二

吴娘劝酒白纻歌,行人道上唤奈何。

江南柳花白如雪,东风乱落金叵罗。

鞭丝催送白日谢,欢乐易竭哀情多。

劝君停杯莫太息,他日相过暂相忆。

(0)

秋柳四首次渔洋山人韵·其四

旧意横陈托小怜,在眉为黛在香烟。

即今木末馀残景,垂老萍花志脱绵。

安得青丝如昨日,不堪金缕溯华年。

池台无恙风流歇,空怅山桥野水边。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