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旦陵下作·其一》
《元旦陵下作·其一》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十载逢元日,朝陵有一臣。

山川通御气,节物到王春。

阙下樵苏尽,江东战伐新。

相看园殿切,鹄立几萦神。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在元旦时于陵下所作,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十载逢元日,朝陵有一臣”,点明了时间背景和地点,即在经历了十年之后的元旦,诗人来到了陵墓前。这一句中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顾。

颔联“山川通御气,节物到王春”,描绘了陵墓周围的自然景象,山川与节令的变化共同构成了春天的氛围。这里的“御气”指的是帝王的气息或威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来体现,暗示了皇权的象征性存在。

颈联“阙下樵苏尽,江东战伐新”,转而描述了社会现状。阙下,指皇宫门前,这里用来形容京城;“樵苏尽”意味着百姓生活困苦,无暇砍柴,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的凋敝。江东,泛指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指战争频繁的区域,暗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尾联“相看园殿切,鹄立几萦神”,诗人与陵墓中的先王相对,心中充满复杂的情感。园殿,指陵墓中的宫殿,这里象征着逝去的辉煌与权力。鹄立,比喻诗人像白鹄一样肃立,表达出对先王的敬仰与哀思。几萦神,几字强调了情感的深沉,萦神则表示思绪在先王的英灵上盘旋,难以释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元旦时节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现状,以及诗人对陵墓的瞻仰,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逝去君主的哀悼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其一

访客因逢客,相携看竹来。

径从林下转,门向水边开。

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

故嫌溪浅落,妨我泛舟回。

(0)

同文显过山居

不惜露侵衣,俱行草径微。

论文尊有酒,竟日坐忘归。

谁谓吾居陋,能来好客稀。

林园故多暇,杖屦莫相违。

(0)

立春日邂逅周文显于子畅兄许饮酒论文欢有馀也成二首·其二

吾友南昌尉,典刑诸父风。

元龙豪气在,东野古心同。

置酒能招我,论文更许公。

相从真益者,那复叹途穷。

(0)

巴丘驿晚题二首·其二

战伐求三国,羁縻自五溪。

归飞慕鸿雁,沿戏狎凫鹥。

酒以忘忧酌,诗因访古题。

是身真老矣,南北更东西。

(0)

六月五夜斯远会宿西轩为赋七言四韵

雨馀信宿尚留凉,况是僧房对竹床。

异日江湖成远隔,祇今林壑可相忘。

囊空未易苏贫极,酒薄聊能衍话长。

竹树并檐虽尔密,不妨新月吐华光。

(0)

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门二首·其二

欲去未能去,暂留还此留。

参差乔木合,映带野塘幽。

父老记旧筑,孙曾非昔游。

惟馀补陀像,香火得勤修。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