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三》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渊明虽中寿,雅志仍丹丘。

远矣无怀民,超然邈无俦。

奇文出纩息,岂复生死流。

我欲作九原,异世为三游。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的作品。诗中表现了苏轼对于陶渊明的崇敬之情,陶渊明以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高洁的人格,而成为后世文人心中的典范。

“渊明虽中寿,雅志仍丹丘。”这两句赞美陶渊明虽然寿命不长,但他的高尚志趣始终如一,不为世俗所动。这里的“丹丘”指的是陶渊明归隐后居住的地方,象征着他超然物外的心境。

“远矣无怀民,超然邈无俦。”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与世人隔绝、超脱尘俗的生活状态。陶渊明不再关心世间纷争,他的精神世界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纯净和自由。

“奇文出纩息,岂复生死流。”这里赞美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他的文章如同泉水般自然而出,不受生死流转的束缚,展现了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我欲作九原,异世为三游。”这两句表达了苏轼自己对于陶渊明精神世界的向往。他希望能像陶渊明那样,在精神上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自由状态,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也能进行心灵上的探索和旅行。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崇拜,表达了苏轼对于理想人格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我生

我生失怙口尚乳,兄弟伶仃母孤抚。

母年六十子三十,夜共青灯守环堵。

母言夫死当从子,子当读书树门户。

治麻贸书欲教汝,织纴为衣仍衣汝。

至今游子身上衣,尚带西窗夜深雨。

今年八月拜高堂,因上西州历东土。

却闻江南张公子,自筑岑楼踰峻宇。

江湖往往见诗章,州县时时有人语。

已知温凊足滫?,雪堇冰鳞日能取。

白云却覆楼前萱,綵衣每仆楼上庑。

贞心儗报三春晖,素怀直与明月伍。

用劳讵但慕曾仲,不匮还当法姚禹。

我观浮俗苦不然,轻薄纷纷焉足数。

岂知孝者乃天常,反以非常事誇诩。

我因感君悟兹理,便欲移家成一聚。

非关族谱能相通,自爱襟怀同出处。

我今未解搆数居,千里翻令倚闾苦。

诗成蚤晚理归舸,免使庸庸等䂥珷。

(0)

送陈子山待制

戒舟沧溟阔,挂席北斗回。

驿吏候明发,夙兴具盘罍。

及兹阳春杪,高飙正南来。

蛟亹海色聚,秦望霜雾开。

迢递启城观,缥缈幻方莱。

玉堂席虚右,群仙久裴徊。

冠盖切五云,环佩振三台。

直起铃阁曙,胪传重轰雷。

(0)

题丹丘图送周元善台州直学

去去丹邱客,云山万叠深。

吟鞭驱瘦马,倦仆负孤琴。

芹水乡关梦,蓉峰故旧心。

杏花明月下,莫忘寄遗音。

(0)

代张匡敬送宪史武文献迁浙西

儒衡家世旧,气节老弥刚。

谁谓更千古,犹能出一郎。

乌台知姓字,白简凛风霜。

后夜吴江月,清光应更长。

(0)

用前韵序山家幽寂之趣呈前人十首·其四

春风绿尽江南草,夜雨红销树底花。

独立斜阳多少恨,长空捲散暮天霞。

(0)

满庭芳.寒食伤先兄正献公

魂黯云山,泪零风野,转头三度清明。

感今怀旧,何事不伤情。

文史共、梁园书几,枭卢对、湓浦灯檠。

经行处,洞庭彭蠡,同载赴瑶京。

才名人尽羡,朝家大宋,陆氏难兄。

但驽骀,小季少后鹏程。

丹桂树、何论高下,紫荆花、早变枯荣。

微衷苦,乱峰如树,幽恨几时平。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