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祷雨》
《祷雨》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吾家何必自耕耘,淮上新添战马群。

圣水洑流天汉永,颠风扇雪地炉焚。

但教东海无冤气,便可西郊放密云。

浪遣蛇医与龙斗,邈然天听若无闻。

(0)
翻译
我家何须亲自耕种,淮河之上新添了战马群。
神圣之水环绕天河长流,狂风煽动雪花如同地炉焚烧。
只要东海没有冤屈之气,就能在西郊释放乌云。
任由蛇医与龙争斗,高高在上的天庭似乎充耳不闻。
注释
吾家:我家。
何必:何须。
自耕耘:亲自耕种。
淮上:淮河之上。
新添:新增加。
战马群:战马部队。
圣水:神圣之水。
洑流:环绕流动。
天汉:天河。
永:长久。
颠风扇雪:狂风煽动雪花。
地炉焚:如同地炉焚烧。
但教:只要。
东海:东海。
无冤气:没有冤屈之气。
西郊:西郊。
放密云:释放乌云。
浪遣:任由。
蛇医:比喻邪恶势力。
龙斗:与龙争斗。
邈然:远远地。
天听:天庭的听闻。
若无闻:好像没听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开篇“吾家何必自耕耘”表明诗人不愿意过多卷入尘世的繁杂劳作,而是希望超然物外,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感受更高远的事物。

“淮上新添战马群”则是一种比喻,淮河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水域,这里提到的战马群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躁动,或许是对外界纷争的隐喻。

接下来的“圣水洑流天汉永”中,“圣水”通常指的是长江或黄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而“洑流天汉永”则是描述这股力量的宏大与恒久,可能暗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颠风扇雪地炉焚”一句,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描述,表现了自然界的狂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颠风”和“扇雪”都是强烈动态的描绘,而“地炉焚”则可能是对内在情感的比喻。

“但教东海无冤气,便可西郊放密云”表达了诗人希望外界和平无争,从而使自己能够心无旁骛,自由地在精神世界中飞翔。

最后两句“浪遣蛇医与龙斗,邈然天听若无闻”,则是在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来比喻内心的冲突与平静。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使是最激烈的情感争斗,也像是对宇宙而言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内心宁静以及超越尘世烦恼的一种渴望。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春去

游丝和絮乱,啼鸟恋花稀。

长昼原如昨,春从何处归。

(0)

挽冯枯堂中丞簉室俞孺人

侍节湘南又皖公,髡髦截耳《柏舟》风。

百年漆室针神课,四世朱门保母功。

侧叶惯经霜雪劲,铅华还屏珥瑜充。

而今皓首归泉壤,留得芳名宇宙中。

(0)

题鸥波夫人碧城摘句图

明珠作佩玉为台,锦字回文妙剪裁。

春到牡丹才国色,人言太白是仙才。

定知燕寝焚香坐,如见鸾冈写韵来。

我是碧城诗弟子,焚香一读一徘徊。

(0)

写碧城摘句图竟题诗·其二

惊句如侠客,使笔如使剑。

星斗寂无声,青天碧云敛。

夜中红线来,冰雪芙蓉艳。

(0)

有示

疏疏烟柳集昏鸦,曲曲雕栏映月斜。

莫向楼头吹玉笛,有人清思在梅花。

(0)

始闻蝉声

日午风暄次第鸣,翛然一碧树无情。

好音为报黄梅出,雅奏疑翻白苎轻。

弄舌我怜才语涩,上头人爱鬓丝青。

莫矜倚托清高甚,应悔秋来玉露零。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