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
老守斋钵自有馀,端为吾民忧不足。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
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
老守斋钵自有馀,端为吾民忧不足。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
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与书卷生活的画面。开篇“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两句,通过对麦子成熟和清澈江水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接下来的“老守斋钵自有馀,端为吾民忧不足”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慈善与关怀。诗中的“老守”可能是指自己或某位长者,对待生活持有一种淡泊与满足,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百姓福祉的担忧。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两句,通过对荔枝树和诗人阅读情景的描绘,勾勒出一个隐逸自得、专心致志的学者形象。这里的“门不开”强调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排斥,以及他对知识与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两句,则是诗人的日常生活写照。收获麦子、酿造美酒,这些农事活动既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也暗示着诗人对友情的期待和欢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情感与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