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
《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古风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

老守斋钵自有馀,端为吾民忧不足。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

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yǒushīláijiǔ
sòng / shí

jiāngshēnmàichūshúyǐnshuǐchōngchuī

lǎoshǒuzhāiyǒuduānwèimínyōu

zhītángqiánhóngshùzāishùshūménkāi

shōumàichúcuīniàngjiǔwènqiǎnshílái

翻译
玻璃江水清澈见底,麦子刚熟透,引来细流慢慢磨成白玉般的面粉。
老守(官员)斋戒有余,他全心为百姓的温饱忧虑,担心不够充足。
荔枝堂前有几株红树,我倚树阅读,门却紧闭未开。
收割的麦子被送进厨房,催促酿酒,客人询问何时能来探访。
注释
玻璃江:形容江水清澈。
深:深度大。
麦初熟:麦子刚刚成熟。
细舂:细致地研磨。
比炊玉:像磨玉一样精细。
老守:年长的官员。
斋钵:素食生活。
自有馀:自己富足之余。
吾民:我们百姓。
忧不足:担忧供给不足。
荔枝堂:种植荔枝的屋前。
红数栽:几株红色的树。
倚树读书:靠着树读书。
门不开:门未打开。
收麦入厨:收割的麦子被送进厨房。
催酿酒:催促酿酒工作。
客问:客人询问。
何时来:什么时候能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与书卷生活的画面。开篇“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两句,通过对麦子成熟和清澈江水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接下来的“老守斋钵自有馀,端为吾民忧不足”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慈善与关怀。诗中的“老守”可能是指自己或某位长者,对待生活持有一种淡泊与满足,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百姓福祉的担忧。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两句,通过对荔枝树和诗人阅读情景的描绘,勾勒出一个隐逸自得、专心致志的学者形象。这里的“门不开”强调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排斥,以及他对知识与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两句,则是诗人的日常生活写照。收获麦子、酿造美酒,这些农事活动既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也暗示着诗人对友情的期待和欢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情感与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和慎思诗呈同院诸公·其四

秋日同文馆,群书昼可依。

衰迟多病在,留滞故园归。

但怕酒杯满,莫教诗卷稀。

惟羞狂斐句,瓦砾报珍玑。

(0)

六祖传付偈颂·其二初祖

谁知花叶一中生,二气相催果自成。

体了色空无觅处,有时人说见还婴。

(0)

看山亭·其二

两边红绿路深深,叠怪堆奇出翠岑。

莫道非真窥得破,能侵天巧似无心。

(0)

贻如祖大师·其一

既已离家与世违,纷纷人事不须知。

百年十二时光景,作佛工夫只怕迟。

(0)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天池

千古岩腰一鉴泉,云霄何处问金仙。

盈虚更共潮来去,混沌中含地与天。

(0)

舟次清口·其二

清口潮来似接人,放船闻在楚江滨。

茂林高下閒行客,却到吴山入梦新。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