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月斯纪,应钟在候。载絜牲牷,爰登俎豆。
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祐。
阳月斯纪,应钟在候。载絜牲牷,爰登俎豆。
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祐。
这首诗是《五郊乐章》中的《黑帝羽音》,出自隋末唐初的文学家魏徵之手。通过鉴赏,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描绘一种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
“阳月斯纪,应钟在候。”这里,“阳月”指的是祭祀时选择的吉日良辰,而“应钟在候”则是说钟声响起,预示着祭祀活动的开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庄重与期待的情绪。
“载絜牲牷,爰登俎豆。”这两句描写的是祭品的摆放,"载絜牲牷"指的是整齐有序地陈列牺牲之物,而"爰登俎豆"则是将祭品摆放在祭坛上。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使得读者能够想象到那个时代的祭祀场景。
“既高既远,无声无臭。”这里,"既高既远"象征着祭祀对象的崇高与神秘,而"无声无臭"则表现了祭祀行为超脱尘世的纯净和庄严。这两句强化了诗中祭祀场景的宏大感,使人感到一种敬畏之心。
“静言格思,惟神保祐。”这两句表达的是在祭祀时人们内心的平静与虔诚。"静言格思"意味着人们安静地思考和反省,而"惟神保祐"则是希望神明能够保佑众生。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对神灵深信不疑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宗教活动的庄重态度和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时代背景下的精神追求与文化氛围。
翠尘沃日烟霏霏,彤光飞上干罘罳。
谁家高楼锁春色,金铺约户蟠双螭。
东风掠幌鸾绡动,瑶鸭兰温睡初重。
起来临镜悄无言,含情自理双莺梦。
梦回生怕守宫残,捲袖移韝独自看。
燕子衔春欲飞去,海棠犹自勒轻寒。
帘幕垂寒朝不捲,绮疏结香春较浅。
欲裁罗段作春衫,自爇薰垆熨金剪。
萧娘吕姥秽青史,闺中乃有奇女子。
手持军帖替爷征,黑水黄河去何驶。
风萧萧兮班马鸣,沙场谁识夫人城。
数千里外爷娘泪,十二年中鼓角声。
功成露布飞驰草,女儿画上淩烟姣。
明驼千里赋归来,生女反较生男好。
即今试向塞垣行,尚想当时出塞声。
不知女将今何在,惟有狼烟万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