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娘吕姥秽青史,闺中乃有奇女子。
手持军帖替爷征,黑水黄河去何驶。
风萧萧兮班马鸣,沙场谁识夫人城。
数千里外爷娘泪,十二年中鼓角声。
功成露布飞驰草,女儿画上淩烟姣。
明驼千里赋归来,生女反较生男好。
即今试向塞垣行,尚想当时出塞声。
不知女将今何在,惟有狼烟万缕生。
萧娘吕姥秽青史,闺中乃有奇女子。
手持军帖替爷征,黑水黄河去何驶。
风萧萧兮班马鸣,沙场谁识夫人城。
数千里外爷娘泪,十二年中鼓角声。
功成露布飞驰草,女儿画上淩烟姣。
明驼千里赋归来,生女反较生男好。
即今试向塞垣行,尚想当时出塞声。
不知女将今何在,惟有狼烟万缕生。
这首清代诗人王士元的《木兰从军》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女性形象——木兰,她不同于寻常闺中女子,手持军帖代替父亲出征,跨越黑水黄河,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战场上的风声与战马嘶鸣,烘托出木兰在“夫人城”中的孤独与坚韧,她的父母在千里之外为她担忧,战争的鼓角声回荡了十二年。
木兰的功绩被记录在简陋的布告上,她的画像被后人赞美,甚至认为女儿身比儿子更为出色。归来时,明驼载着她的荣耀,表明她的胜利。尽管时代变迁,但塞垣上仍能感受到当年木兰出征的壮志豪情。诗人最后以狼烟袅袅,暗示木兰虽已不在,但她的精神永存。
整首诗通过细节和象征手法,赞扬了木兰的勇敢和孝顺,以及她对国家的贡献,体现了作者对传统英雄主义的敬仰和对女性力量的肯定。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
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
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
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
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
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
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
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趁得官闲且载书,隔墙时唤子云居。
公如碧树有秋意,渠亦清流临浊淤。
盖代勋庸诚有种,凿空道德竟何如。
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