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樱捎雨。正短墙云压,一雷轻度。
伴他点点,莓苔静迸,参差成伍。
抽梢合未,倩谁把、篱根护。
掩柴门、断却人行,小园早又无数。试问绿痕垂处。
南塘风,折几许。记紫姜畦畔,载取腰镰,山厨先煮。
荐入春蒲丛,分野蕨,年时频误。
可曾碍、斗草归来,竹间绫袜微步。
朱樱捎雨。正短墙云压,一雷轻度。
伴他点点,莓苔静迸,参差成伍。
抽梢合未,倩谁把、篱根护。
掩柴门、断却人行,小园早又无数。试问绿痕垂处。
南塘风,折几许。记紫姜畦畔,载取腰镰,山厨先煮。
荐入春蒲丛,分野蕨,年时频误。
可曾碍、斗草归来,竹间绫袜微步。
这首清代沈岸登的《尾犯·笋》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竹笋生长的生动画面。"朱樱捎雨",以朱红色的樱桃叶带雨,烘托出春雨的清新与生机。"短墙云压,一雷轻度",形象地写出春雷唤醒沉睡的竹笋,它们在雨后悄然破土而出,仿佛被轻轻吹过的雷声引导。
"伴他点点,莓苔静迸,参差成伍",描绘了竹笋与苔藓相伴生长的情景,点点竹笋在苔藓的衬托下,错落有致,形成有序的队伍。"抽梢合未,倩谁把、篱根护",表达了对竹笋成长的关注,询问谁能守护它们免受伤害。
"掩柴门、断却人行,小园早又无数",写出了竹笋生长迅速,以至于小园中竹影重重,阻断了人们的通行。接下来,诗人想象采摘紫姜和山蔬的场景,以及与春蒲、野蕨共食的田园乐趣,"记紫姜畦畔,载取腰镰,山厨先煮"。
最后,诗人以"斗草归来,竹间绫袜微步"收束,想象孩子们在竹林间嬉戏,轻盈的脚步与新笋的生机相映成趣,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意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