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草每归迟,看花与客期。
红香纷旖旎,紫艳半葳蕤。
觅句杯频送,留欢席屡移。
未须歌白纻,南国待新词。
视草每归迟,看花与客期。
红香纷旖旎,紫艳半葳蕤。
觅句杯频送,留欢席屡移。
未须歌白纻,南国待新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丁香花下宴饮的情景,充满了春日的生机与雅趣。
首联“视草每归迟,看花与客期”,诗人常常因为处理文书事务而归家较晚,但每当花开之时,他便与朋友们相约赏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红香纷旖旎,紫艳半葳蕤”,生动地描绘了丁香花盛开的景象。红花香气四溢,色彩鲜艳,紫花则半开半合,展现出花朵的娇美与生机。这里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花卉的美丽与魅力。
颈联“觅句杯频送,留欢席屡移”,描述了宴饮时的情景。诗人与朋友们在饮酒赋诗中寻找佳句,酒杯频繁传递,欢声笑语不断,宴席一次次被延长,体现了聚会的欢乐与热烈气氛。
尾联“未须歌白纻,南国待新词”,诗人以“未须歌白纻”表达了宴会的愉悦氛围,暗示不必再唱起古老的歌曲,因为南国(泛指南方)正等待着新的诗歌创作。这既是对当前聚会的赞美,也是对未来创作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赏花宴饮的美好场景,以及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微湖阻去路,数郡付波臣。
吾民嗟非鱼,昏垫遭苦辛。
朅力疏伊河,归壑得所循。
洪流为杀势,涸壤可耕耘。
借谷课力田,岁计惟在春。
嘉种既已布,所赖膏雨频。
朝来擘奏书,彻犁幸被均。
高下芃良苗,芊芊总怀新。
额手藉庆慰,灾馀稍济屯。
更因忆豫郊,一例庶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