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鸟道入云孤,万树苍茫望有无。
罗汉岚昏乡信杳,南仙瘴暗锦书徂。
记从槜李登楼赋,画就潇湘泛夜图。
赵北佳名吴会景,好供槎客咏提壶。
冥冥鸟道入云孤,万树苍茫望有无。
罗汉岚昏乡信杳,南仙瘴暗锦书徂。
记从槜李登楼赋,画就潇湘泛夜图。
赵北佳名吴会景,好供槎客咏提壶。
这首诗描绘了雁门烟雨中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首句“冥冥鸟道入云孤”以鸟道入云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孤高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旅程的艰难与孤独。接着,“万树苍茫望有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辽阔与模糊,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森林之中,难以分辨方向。
“罗汉岚昏乡信杳,南仙瘴暗锦书徂”两句,运用了佛教和神话元素,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罗汉岚雾缭绕,使得乡信难达,南仙瘴气弥漫,让锦书归途渺茫。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迷茫与困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追寻。
“记从槜李登楼赋,画就潇湘泛夜图”两句,通过回忆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槜李登楼赋,可能是指古代文人登高抒怀的情景;潇湘泛夜图,则可能是对宁静夜晚中水乡景色的描绘。这两句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
最后,“赵北佳名吴会景,好供槎客咏提壶”以赵北与吴会两地的佳景,邀请槎客(泛指游子或文人)共同吟咏,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美景与情感的愿望。这里的“提壶”,可能象征着酒壶,寓意着在美好的景致中共享欢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门烟雨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共享的向往。
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
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
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
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鯈。
呼鸣仍不已,共啄向苍洲。
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石根云常蒸,老藓密于毯。
湿翠连涧阴,净绿绕岩坎。
不异泉上芹,丰茸犹可揽。
安知山中客,远寄趣已淡。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
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
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
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
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
粉絮先春拂面翔,临风跃马到君堂。
县民将喜土膏起,令尹未惊农事忙。
疾呼小吏具山酌,便欲尽醉为诗狂。
我牵尘俗不得久,何意更烦投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