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无根那解圆。飘零谁道不堪怜。
沈沈花草月如烟。
冷炙残杯真惯矣,酸情孤愤总凄然。
更禁昨日杏花残。
春梦无根那解圆。飘零谁道不堪怜。
沈沈花草月如烟。
冷炙残杯真惯矣,酸情孤愤总凄然。
更禁昨日杏花残。
这首《浣溪沙(其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通过对春梦、飘零、花草、冷炙残杯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春梦无根那解圆”,以春梦起笔,暗示梦境的虚幻与不实,同时也隐喻了人生追求的空幻。接下来,“飘零谁道不堪怜”一句,将个人的漂泊与孤独感具象化,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哀叹。紧接着,“沈沈花草月如烟”描绘了一幅月光下花草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情感。
“冷炙残杯真惯矣,酸情孤愤总凄然”两句,通过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冷酒剩饭,酸楚的情感和孤愤的情绪,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苦涩。最后,“更禁昨日杏花残”一句,以杏花凋零的形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浣溪沙(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孤独、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归耕食吾言,回首愧江水。
方争杨子席,谁置穆生醴。
邓侯倾盖旧,小寝蓺桃李。
走书纳啖我,涎迸齧唇齿。
朝来独何事,怒色剧染指。
虽微射鸿游,顾有捩手鬼。
平生谈天口,得酒便锋起。
年来病不觞,但要讴贴耳。
真成画蛇足,足就酒空矣。
樊川吐怨句,想见紫云美。
何时咄嗟办,一醉吾亦拟。
噂沓听群儿,口实争笑鄙。
西风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
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
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
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记旧日、离亭细嘱。
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
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
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才出城门兴便浓,晴光野色两俱融。
柳方染得三分绿,桃已熏成一半红。
山涌林峦荒寺隐,湖分港汊小舟通。
相携各自论年事,几度春风上鬓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