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巇险访龙潭,潭底无穷碧似蓝。
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
虽然道士能相引,不比樵人得尽谙。
怊怅飞桥无路到,乘风应许御云骖。
不辞巇险访龙潭,潭底无穷碧似蓝。
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
虽然道士能相引,不比樵人得尽谙。
怊怅飞桥无路到,乘风应许御云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不畏艰险,前往深山龙潭探索的场景。首句“不辞巇险访龙潭”展现了诗人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他不顾山路崎岖也要探寻神秘的龙潭。接下来的“潭底无穷碧似蓝”描绘了潭水深邃而碧绿,如同蓝色宝石,给人以宁静而神秘之感。
“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通过动态的自然景观,如溪流穿越乱石,瀑布飞泻,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壮丽景色和自然韵律。诗人强调即使有道士引领,也难以像樵夫那样熟悉路径,暗示了龙潭的偏远与人迹罕至。
最后两句“怊怅飞桥无路到,乘风应许御云骖”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向往,意为虽无法到达那座仿佛在云端的飞桥,但诗人想象自己能乘风驾驭祥云,表达了对仙境的憧憬和超脱尘世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东天目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今日昼景清,雨翻蕉叶疏。
真气一回薄,虚白生我庐。
缅怀千载人,㖟记得奇书。
中苞仙五品,傍载鬼一车。
华阳有高隐,灵笔动记疏。
开帙再三叹,我岂火宅俱。
愿学张激子,闯然遇山图。
慧业有先后,精诚或相如。
吴趋百货集,日中市门开。
轻重各相得,龟贝俱满怀。
一夫怀尺璧,坚卧与时乖。
问子何高尚,又复非岩栖。
什袭诚已勤,不如荐涂泥。
荅言万乘宝,贵与连城谐。
捉裾使尔观,我宁怀宝迷。
一市更俳笑,拂衣我将回。
竹屋斜连江上台,沿波芳草青如苔。
沙头雨急春水长,云飞极浦轻舟开。
百年浮世谁非客,却怪今朝有离别。
万山千山不尽思,相思夜夜同明月。
无情岁序如水流,初春一别又深秋。
梦中犹记别时语,只在门前双树头。
因嗟王粲滞归去,思乡空有登楼句。
披图如得到江南,历历当年旧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