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
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
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
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记旧日、离亭细嘱。
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
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
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西风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
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
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
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记旧日、离亭细嘱。
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
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
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这首《桂枝香》是宋代词人施翠岩的作品,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西风、月色、虫鸣和寂静的院落,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西风满目"开篇,暗示季节转换,秋意浓厚。"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和词人心中的愁绪。
"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运用比喻,虫声如同书信落入水面,随波荡漾,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言了词人内心的纷扰与失落。"姮娥半露扶疏影"借月光和稀疏的树影,表达了词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知,以及对远方人的思念。
"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通过听觉和时间的流逝,强调了词人无法从梦境中摆脱现实的苦闷。接下来,词人回忆过去离别时的叮嘱,希望能早日重聚,然而现在却只能独自面对凄凉的景色,黛眉紧锁,表达出深深的哀愁。
"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借秋日的景象,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最后,"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以露珠打湿衣襟,寒风吹过修竹,形象地描绘出词人此刻的孤寂与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和复杂情感。
煦煦者和,维时之春。物胥以育,于胥海滨。
胥斯海滨,荣斯欣欣。物斯欣斯,矧伊人斯。
浩浩者流,曰维珠江。萃彼百川,其沛滂滂。
可以济桴,可以载航。无曰德则小,谁哉子量。
丽彼春江,朝阳孔熙。彼山则翠,于江之湄。
中有行舟,其鸣咿咿。维鸥鶒则飞,维鸳鹭则飞。
鸟之扬矣,江之长矣。鸟之悦矣,江之阔矣。
壮哉子观,目云豁矣。莫予物违,形之脱矣。
既载我酒,亦将我殽。酌别春江,其情交交。
其情交交,其行逼逼。水岐路分,维子之适。
作此好歌,以慰戚戚。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捲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最难禁,倚遍雕栏,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
紫玉烟沈,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