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永。兰缸烬。绿窗忽讶花无影。衾嫌薄。眠难著。
起拓蝉纱,腕酥先觉。窥苔径。香泥润。
海棠未卜飘零甚。晓风恶。晴还莫。
最怜冷了,秋千红索。
春宵永。兰缸烬。绿窗忽讶花无影。衾嫌薄。眠难著。
起拓蝉纱,腕酥先觉。窥苔径。香泥润。
海棠未卜飘零甚。晓风恶。晴还莫。
最怜冷了,秋千红索。
这首清代龚翔麟的《摘红英·春雨惜花》描绘了一幅春夜的画面。"春宵永"三字点明了时间,夜晚漫长,而"兰缸烬"则暗示着夜深人静,只有烛火微弱的光芒。"绿窗忽讶花无影"写出诗人惊讶于窗外花朵在春雨中凋零,不见踪影,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
"衾嫌薄。眠难著"表达了诗人因天气转凉而难以入眠,起身拓展蝉纱,感觉肌肤酥软,暗示了春寒料峭。"窥苔径。香泥润"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湿润的场景,小径上的青苔和湿润的泥土都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海棠未卜飘零甚"借海棠的命运,寓言花事的无常,不知未来会如何凋零。"晓风恶。晴还莫"预示着恶劣的天气可能还会持续,令人担忧。最后两句"最怜冷了,秋千红索"以秋千上红色的绳索为意象,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连带那些美好的回忆和热闹的春日游戏也变得凄冷的深深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春雨中花事的怜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具有浓厚的季节感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