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暇联镳访上方,萦纡石径似羊肠。
遥瞻钟阜如螺小,俯视淮河似带长。
满地绿云芳草暖,一林红雨落花香。
几回登览陪清赏,席上论文醉羽觞。
公暇联镳访上方,萦纡石径似羊肠。
遥瞻钟阜如螺小,俯视淮河似带长。
满地绿云芳草暖,一林红雨落花香。
几回登览陪清赏,席上论文醉羽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与友人一同游览琅琊山的情景。首句“公暇联镳访上方”,点明了游览的时间与同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接着,“萦纡石径似羊肠”一句,以曲折蜿蜒的山路形象地展现了登山过程的艰难与趣味。
“遥瞻钟阜如螺小,俯视淮河似带长”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钟阜山比作小小的螺壳,将下方的淮河比作长长的丝带,生动地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和细腻情感。
“满地绿云芳草暖,一林红雨落花香”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绿草如茵,花香四溢,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温馨和谐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几回登览陪清赏,席上论文醉羽觞”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多次游览,共同欣赏美景,席间谈论学问,饮酒畅谈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知识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郡阁高檐半纳云,危栏徙倚惜芳辰。
澄潮叠嶂新经雨,啼鸟开花各为春。
案有笺毫难赋景,席无歌管懒邀宾。
自怜莫厌登临数,即是葵丘代戍人。
神农书本草,有美生南州。
春华穗端垂,彷佛芙蓉秋。
青囊贮嘉实,璀璨安石榴。
香味极辛烈,果中第一流。
磊落入盘饤,和羹充肴脩。
温中与下气,功用亦罕俦。
苞苴走四海,药笼必见收。
吾老苦病暍,淡味空频投。
作饮近得此,选择知独优。
碧井沈银瓶,斟酌得自由。
蔗浆已觉俗,茗粥良可羞。
乃知古圣人,收拾靡不周。
日遇七十毒,纵死夫何忧。
但吾赤子多,疾苦庶有瘳。
大或仁者心,当与天地侔。
不待吹嘘送上天,凌云意气自飘然。
长江秋色将征旆,半夜霜威袭客毡。
淝水功名须尔力,斜川风月了吾年。
师门念旧如相问,为道衰颓怕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