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乎无味中,指下清音发。
□□□□□,空山堕凉月。
澹乎无味中,指下清音发。
□□□□□,空山堕凉月。
这首诗描绘了弹琴时的意境与氛围,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澹乎无味中,指下清音发。" 开篇点明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环境中,琴师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却能发出清雅悦耳的声音。这里的“澹”字,既指环境的宁静淡泊,也暗示了音乐的高雅脱俗,不以华丽为美,而以纯净为贵。
"空山堕凉月。" 这一句通过比喻,将琴声比作从空旷的山间坠落的一轮凉月,形象地表达了音乐如同月光般洒落,既清凉又充满诗意。同时,“空山”二字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的山林之中,感受着音乐带来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弹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以及音乐所具有的净化心灵、引人入胜的力量。
猛思量、懒窝初度,鲁云呈瑞时节。
平山杨柳苍茫外,犹是乡关明月。春漏泄。
定知有、梅花先向江南发。烟波梦阔。
谩约住西风,呼将塞雁,把酒为君说。
君看取,世道羊肠屈折。依然熟路轻辙。
林泉暂洗经纶手,桐柏夜香熏彻。趋魏阙。
指天上星辰,平步仪清切。蟠桃未结。
待做著功名,却寻曼倩,相与带花折。
绣屏开了。惊诗梦、娇莺啼破春悄。
隐将谱字转清圆,正杏梁声绕。看帖帖、蛾眉淡扫。
不知能聚愁多少。
叹客里凄凉,尚记得当年雅音,低唱还好。
同是流落殊乡,相逢何晚,坐对真被花恼。
贞元朝士已无多,但暮烟衰草。未忘得春风窈窕。
却怜张绪如今老。
且慰我留连意,莫说西湖,那时苏小。
可怜张绪门前柳,相看顿非年少。
三径已荒凉,更如今怀抱。
薄游浑是感,满烟水、东风残照。
古调谁弹,古音谁赏,岁华空老。
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
只在此山中,甚相逢不早。
瘦吟心共苦,知几度、剪灯窗小。
何时更、听雨巴山,赋草池春晓。
老圃堪嗟。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
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
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背风斜。
翠苔径里,描绣人夸。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
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
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
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