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屏开了。惊诗梦、娇莺啼破春悄。
隐将谱字转清圆,正杏梁声绕。看帖帖、蛾眉淡扫。
不知能聚愁多少。
叹客里凄凉,尚记得当年雅音,低唱还好。
同是流落殊乡,相逢何晚,坐对真被花恼。
贞元朝士已无多,但暮烟衰草。未忘得春风窈窕。
却怜张绪如今老。
且慰我留连意,莫说西湖,那时苏小。
绣屏开了。惊诗梦、娇莺啼破春悄。
隐将谱字转清圆,正杏梁声绕。看帖帖、蛾眉淡扫。
不知能聚愁多少。
叹客里凄凉,尚记得当年雅音,低唱还好。
同是流落殊乡,相逢何晚,坐对真被花恼。
贞元朝士已无多,但暮烟衰草。未忘得春风窈窕。
却怜张绪如今老。
且慰我留连意,莫说西湖,那时苏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霜叶飞·毗陵客中闻老妓歌》。从艺术风格上看,诗人采用了婉约词派的特点,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老妓歌声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孤寂与凄凉。
"绣屏开了。惊诗梦、娇莺啼破春悄。"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不安的室内场景,"绣屏"象征着私密与隔绝,而"惊诗梦"和"娇莺啼"则透露出一种被打扰的宁静,春意盎然中却带有一丝不易觉察的忧伤。
"隐将谱字转清圆,正杏梁声绕。看帖帖、蛾眉淡扫。" 这几句通过对文字和音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那些细腻而深情的声音和动作,都在诉说着不易忘怀的情感。
"不知能聚愁多少。叹客里凄凉,尚记得当年雅音,低唱还好。" 这里的"不知能聚愁多少"表达了诗人心中积累的哀愁无边,而"尚记得当年雅音"则是对往日美好的回忆,那些温柔的声音在目前凄凉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珍贵。
"同是流落殊乡,相逢何晚,坐对真被花恼。贞元朝士已无多,但暮烟衰草。未忘得春风窈窕。却怜张绪如今老。" 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异乡、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对当年同侪现在所剩无多表示出惋惜之情,最后一句则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以及对于未来的无奈。
"且慰我留连意,莫说西湖,那时苏小。" 最后两句诗人似乎是在安慰自己,对过去美好的记忆不要太过沉溺,同时也提到了"西湖"和"苏小",这里的"苏小"可能是对苏轼(苏东坡)的称呼,或者是一种意象的借用,用以表达诗人对于文学、情感以及时光流转的深切体会。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过往美好与现实凄凉的双重感受。
今日才立秋,凉风已萧瑟。
我不感时节,念子行有日。
忆初同赴官,相后惟一月。
子先脱然去,我独不得发。
江边舍未还,汴上生计足。
古之仕为荣,今则富者福。
子随鸿鹄高,我恋升斗食。
岂徒别离悲,更有长太息。
完完明月珠,蓄彼万丈渊。
径寸不可睹,馀辉媚清川。
道人实有道,胶口默不传。
心闲气自和,眉宇常蔼然。
邦人昔致师,欲以居法筵。
文移动帅府,礼数端亦虔。
冥鸿避网罗,矫翼从高骞。
朅来灵山隅,圆蒲味深禅。
盛德不自显,与物同周旋。
儿曹恃文采,毫末争丑妍。
相逢广坐间,肯顾斯人贤。
茫茫大化中,浮名暂腥膻。
吾知道人意,反汝生哀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