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蔚者竹,萧其森矣。有开者閤,宛其深矣。
回檐幽砌,如翼如齿。
彼蔚者竹,萧其森矣。有开者閤,宛其深矣。
回檐幽砌,如翼如齿。
此诗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景象。"彼蔚者竹,萧其森矣"中的“蔚”和“萧”字眼都很生动地形容了竹子密集而又轻柔地摇曳的样子,给人以生长旺盛之感。“有开者閤,宛其深矣”则透露出竹林中光线穿梭、阴影交织的复杂性和深邃感。"回檐幽砌,如翼如齿"一句,以“回檐”形容竹叶的曲折,“幽砌”指竹林的幽静与古老,"如翼如齿"则是比喻竹叶的排列有序而又坚韧,像鸟之翼、兽之齿般有力。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感受到唐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禽巧莫如鹊,巢成鸠得居。
人巧莫如匠,身荫他家庐。
谓此二物巧,斯言岂诚欤。
拙莫于愚公,巧极于众狙。
狙诈明所避,守拙乐有馀。
君家黄山中,先世多藏书。
载书到疁水,一廛寄菰芦。
尊有浊酒香,瓶有脱粟储。
胸中谢机利,日觉心神舒。
拙用何嚣嚣,拙效姑徐徐。
我吟娱拙诗,诗拙复何如。
火辰曀明晖,岁乃在龙蛇。
我持人子身,声影两藏遮。
此夕饮蓝尾,亲欢复如何。
座隅有季弟,觅枣声喧哗。
一脚跳虎子,两头持鼓挝。
家督顾之笑,起视斗柄斜。
幼者行复长,长者已蹉跎。
诗成中弟书,聊与僮仆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