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缕玉作常烹,南粤相逢眼却生。
张翰思归食忘味,鉴湖震泽见于羹。
吴人缕玉作常烹,南粤相逢眼却生。
张翰思归食忘味,鉴湖震泽见于羹。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的饮食文化,特别是对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人们喜爱的莼菜的独特风味的赞美。"吴人缕玉作常烹",形象地写出吴地之人将莼菜精细如玉的质地切成丝,常常作为烹饪材料。"南粤相逢眼却生",则表达了在南方的广东(南粤)与朋友相见时,眼前所见的莼菜让人心生惊喜。
诗人引用了张翰的典故,"张翰思归食忘味",意指张翰因思念故乡而对美食失去了原有的滋味感受,这里借以表达莼菜对于思乡之情的触动。最后,"鉴湖震泽见于羹",鉴湖和震泽都是著名的江南水乡,诗人说在羹中尝到的不仅是莼菜,更是对这两个地方水乡风土的回味。
整首诗通过莼菜这一食物,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寓情于物的艺术风格。
惆怅别来岁换,清秋风月,几度悲伤。
极目蒹葭,烟水一片微茫。
黯魂飞、闲愁空断,还怅望、孤闷偏长。
对池塘,红消残碧,绿怨初黄。凄凉。
蛩吟小院,露寒金井,月绕回廊。
诗酒潇疏,旧游新恨最难忘。
掩重门、卧残清昼,理瑶瑟、烧尽炉香。
数流光,秋灯闪淡,无限彷徨。
越山清绝,泛湖光中夜,翛然孤引。
一片玲珑惊骤冷,月底杨花吹鬓。
渔屋风生,蓬窗人悄,谁解听高韵。
细波轻桨,睡鸥沙际难稳。
长叹系梦西泠,夷犹片棹,欲去频无准。
闻说交芦庵外树,犹怨当年先隐。
半霎沉埋,水孤天阔,渺渺游人恨。
传来新句,旧愁平地盈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