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伯瑞通判还吴兴》
《送刘伯瑞通判还吴兴》全文
宋 / 程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土牛方著劝农鞭,画鹢俄闻叠鼓喧。

别驾但知催理楫,邦人政自欲攀辕。

黄堆荒径重寻菊,绿拥高堂更树谖。

只恐清朝方急士,未容一室老陈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细腻描绘。

首联“土牛方著劝农鞭,画鹢俄闻叠鼓喧”以生动的场景拉开序幕。土牛象征着春耕的开始,劝农鞭则寓意着鼓励农民辛勤耕耘。而画鹢(一种装饰华丽的船)与叠鼓喧闹的场面,则是友人即将离开时的热闹景象,展现了地方的风俗特色和对友人的热烈欢送。

颔联“别驾但知催理楫,邦人政自欲攀辕”转而描写友人归途中的情景。别驾(官职名)催促船只前行,而地方百姓却依依不舍,想要挽留。这里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友人归心似箭的心情,也体现了地方人民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颈联“黄堆荒径重寻菊,绿拥高堂更树谖”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乡后的生活场景。黄堆荒径,暗示友人归乡后可能会遇到一些荒凉或困难的环境,但他依然能重寻菊花,象征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绿拥高堂,更树谖(萱草),则是对友人归家后家庭温馨和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家庭幸福的祝愿。

尾联“只恐清朝方急士,未容一室老陈蕃”则是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和担忧。清朝方急士,可能暗指友人在仕途上的忙碌与压力;未容一室老陈蕃,则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在繁忙之余,也能享受家庭的温暖,避免成为像陈蕃那样因公务繁忙而忽视家庭的官员。这句蕴含了对友人事业与家庭平衡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活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程洵
朝代:宋   字:允夫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生辰:1184

程洵,字允夫,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始出任衡阳主簿。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猜你喜欢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其七

精卫勇填海,鹖旦苦求明。

明尚可得求,填海何时成。

我观飞鸣族,一一各有营。

但为口腹谋,遂尔遗其名。

(0)

送陈彦恂北上兼简李奇卿学士

天末翛翛起画舲,骊歌清切也堪听。

十年夜雨头垂白,万里春风草又青。

莫恋皋比专鲁席,终须豸角瑞尧庭。

平生短李江南杰,今作文昌第几星。

(0)

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其二

得死何须哭,偷生正可疑。

仓皇归印日,慷慨却金时。

规矩诸郎有,襟怀我辈知。

平生郭有道,消得蔡公碑。

(0)

渔村杂诗十首再和前韵·其九

雉入樊笼马受羁,低头犹怕欠趋时。

人心到此无真识,未必人疑先自疑。

(0)

电眸相士索诗

筑室渔村五六年,湖光山色在吟边。

道人不作闲人看,浪说前程博酒钱。

(0)

不问章台与楚楼,一根半树亦风流。

看来的是多情物,爱杀春光怕杀秋。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