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赤壁赋前后二首·其一》
《读赤壁赋前后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汗漫游。

今古兴亡真过影,乾坤俯仰一虚舟。

人间忧患何曾少,天上风流更有不。

我亦洞箫吹一曲,不知身世是蜉蝣。

(0)
注释
昔年:过去的一年。
谪:贬谪,被贬到。
黄州: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
赤壁矶头:赤壁附近的岩石岸边。
汗漫游:随意漫游。
真过影:如同过眼云烟,比喻转瞬即逝。
乾坤:天地。
俯仰:抬头低头,比喻时间的流逝。
虚舟:象征性的小船,比喻微不足道的存在。
人间忧患:人世间的各种忧虑和困苦。
天上风流:指天上的繁华或仙境般的美好。
更:还有。
洞箫:古代的一种竹制吹奏乐器。
一曲:一首曲子。
不知:不明白,不自知。
身世:自身的经历和命运。
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
翻译
昔日仙子被贬黄州,她在赤壁矶头悠然漫步。
古今兴衰如同过眼云烟,天地间我们就像一叶浮舟。
人间的忧虑从未减少,天上的繁华仍然继续。
我也吹奏一曲洞箫,却浑然不知自己只是短暂如蜉蝣。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邃哲思与历史感怀的诗作。开篇“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汗漫游”两句,通过对古人游历赤壁之景的描绘,既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追忆,也勾勒出赤壁这一历史名地的壮丽画面。“今古兴亡真过影”一句,则是诗人基于对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的思考,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更迭的感慨。紧接着,“乾坤俯仰一虚舟”则用天地之间的广阔比喻自己渺小如同漂泊在无尽海洋中的孤舟,表现出诗人面对浩瀚宇宙时的自我感悟。

“人间忧患何曾少,天上风流更有不”两句,通过对人世疾苦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历史感和哲学思考。最后,“我亦洞箫吹一曲,不知身世是蜉蝣”则是诗人借吹奏洞箫之声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自比为蜉蝣,强调了个人命运的渺小与历史洪流的巨大。

整首诗通过对赤壁这一历史地点的回忆和现实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兴亡、个人命运以及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语言上则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比喻,使得诗歌既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又具备深邃的哲理内涵。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元夕金乡道中·其二

最是蹉跎恨,都从此夕来。

几年春烂熳,共月影徘徊。

每拟银钩满,当看玉历开。

逢时还寂寂,辜负夜光杯。

(0)

感事四首·其一

箕子明夷后,还从徼外居;

端然殊宋恪,终莫挽殷墟!

青海浮天阔,黄山裂地虚。

岂应千载下,摹拟到扶余!

(0)

得姚兴公书,以「舫音集」见寄·其二

救世嗟无具,为僧亦自嘉。

只愁新旧雨,总属暮朝霞。

枫落江烟淡,梅横溪月斜。

何时双舄下,相对饭胡麻!

(0)

和于湛之海上原韵六首·其四

飞流江左半凋残,孤鹤横空转自叹。

瀚海不妨逃汉尉,神山未必误秦官。

雕戈北向惭推毂,铜柱东游忆据鞍。

留得完身真百折,河清人寿古来难!

(0)

过仙洞访石田和尚,出荔枝为供

丹囊朱缬乱垂垂,壁上莲生总不奇;

君自瞿昙我自客,相逢疑是岭南时!

(0)

赠骆亦至二首·其二

唐室当中叶,君家有右丞;

雄文堪讨贼,苦节亦为僧。

踪迹今相似,遭逢古未曾。

会须负日月,沧海见鳣升!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