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在天地,浩浩空山河。
作者推李杜,千古未足多。
至哉风与雅,采之委巷歌。
世人事雕琢,伐柯徒伐柯。
大音在天地,浩浩空山河。
作者推李杜,千古未足多。
至哉风与雅,采之委巷歌。
世人事雕琢,伐柯徒伐柯。
这首诗以宏大深远的音乐和自然景象开篇,"大音在天地,浩浩空山河",展现出天地间自然之声的壮丽与深沉。接下来,诗人将李白、杜甫两位唐代诗坛巨匠相提并论,赞誉他们的诗歌艺术成就,认为他们的作品千古流传,仍不足以形容其伟大,"作者推李杜,千古未足多"。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风雅的传统价值,即民间的淳朴歌声中蕴含的深刻内涵,"至哉风与雅,采之委巷歌",表明他推崇的是真实情感和生活气息而非过度雕琢的艺术形式。最后,诗人批评世人过于追求表面的华丽和技巧,"世人事雕琢,伐柯徒伐柯",暗示真正的艺术在于质朴自然,如同古人砍柴般直接而有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民间艺术的崇尚,以及对过度修饰的批评,体现了胡翰作为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诗歌真谛的独特见解。
世间尤物如异人,青山不入诸山群。
晚来浓翠欲成滴,雨后数鬟高切云。
人言兹山下埋玉,太白祠扉落岩谷。
至今樵牧无斧斤,馀润油然归草木。
往岁小生来酹公,秋山未霜叶尚绿。
是时落日在屋梁,彷佛如照公眉目。
今我不乐湖水滨,青山到眼无朝昏。
更欲再拜望拱木,公已乘鸾上天门。
帝乡渺渺不知处,谁能为我招清魂。
死生夜旦何足道,不敢复作湘累文。
历年有攸归,脩短良亦异。
天乎不祚梁,斯人乃即世。
于皇元良资,盛德真岂弟。
高文贯百家,妙学穷六艺。
悠悠悲徂年,凛凛尚生气。
伟哉千载人,享此百世祀。
金朱焕灵宫,奔走恭祀事。
遐瞻俨森寒,神雨倏复至。
伛偻奠椒浆,悲风肃兰佩。
想像折芳馨,兹焉独长喟。
石头城南五马渡,一马成龙上天去。
晋家天子再御朝,洛阳胡骑空无数。
当时枉道马与王,高官饱食丰豺狼。
车前已赐兰斑物,江上空馀剑戟场。
日光射天惊贼垒,封豖长蛇梦中起。
仓皇只欲玩遗鞭,谁信龙媒已千里。
黄须有智人岂知,不料将军未死时。
着新脱故真是贼,白犬下齧天应迟。
谁道晋朝公与相,不及金谷园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