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雪意云垂地,曳策微行傍清泚。
眼明横路出江梅,烟瞑沙寒迷表里。
当年一梦山月明,依约瑶台见仙子。
俗缘掣肘意未了,弄出飞琼乱纷委。
摩娑铜狄岂须话,沧海扬尘固其理。
花神纵步来阆苑,羞怕唐昌偷玉蕊。
回风自作妆半面,泣露真成愁龋齿。
相看一笑岂易得,分与天香更清美。
那知脱屣尘寰去,顷刻蓬莱三万里。
黄昏谁伴醉乡归,天色无情淡如洗。
阴阴雪意云垂地,曳策微行傍清泚。
眼明横路出江梅,烟瞑沙寒迷表里。
当年一梦山月明,依约瑶台见仙子。
俗缘掣肘意未了,弄出飞琼乱纷委。
摩娑铜狄岂须话,沧海扬尘固其理。
花神纵步来阆苑,羞怕唐昌偷玉蕊。
回风自作妆半面,泣露真成愁龋齿。
相看一笑岂易得,分与天香更清美。
那知脱屣尘寰去,顷刻蓬莱三万里。
黄昏谁伴醉乡归,天色无情淡如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番别致的情景。首句“阴阴雪意云垂地”立即展现了诗人所处的冬日雪境,而“曳策微行傍清泚”则透露出诗人独自漫步于积雪之中,脚下的清泚声响应和着心中的静谧。
接下来的“眼明横路出江梅”一句,不仅是对视觉的描写,更是对灵魂深处所触动的美好。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横亘在雪地之上的江梅,仿佛那份清冷与孤傲正映照着内心的宁静。
“烟瞑沙寒迷表里”则是对环境氛围的细腻描绘,那些看不见的烟气和感觉不到的寒意,都在无声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紧接着,“当年一梦山月明,依约瑶台见仙子”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往昔,与那些神秘的、如同仙子的存在相遇。这里的“一梦”三字,既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憧憬。
“俗缘掣肘意未了,弄出飞琼乱纷委”则是诗人对于世俗羁绊的感慨与不舍,但同时也展现了一种对自由和纯粹之美的向往。这里的“飞琼”形象,不仅美丽,更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意境。
“摩娑铜狄岂须话,沧海扬尘固其理”一句,诗人以铜狄比喻世事变迁,而那沧海桑田的历史长河,则是不可言说的深邃。这里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
“花神纵步来阆苑,羞怕唐昌偷玉蕊”则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尊重与珍惜,以及对过去辉煌文化遗产的一种羡慕。诗人以“花神”自比,将自己的行动与古代仙境相联系,既有自我精神世界的高洁,也有对历史美好的向往。
“回风自作妆半面,泣露真成愁龋齿”一句,以自然界的风为化妆师,却又以泪水洗脸,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复杂。这里的“愁龋齿”形象,不仅是对肉体痛苦的写照,更是精神世界的自我揭示。
“相看一笑岂易得,分与天香更清美”则是一种对于人间难得的美好时刻的珍视,以及那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这里的“相看一笑”不仅是对现实中的美好瞬间的捕捉,更是对内心世界中那份难得清净之美的赞叹。
最后,“那知脱屣尘寰去,顷刻蓬莱三万里。黄昏谁伴醉乡归,天色无情淡如洗”则是一种对于尘世羁绊的彻底抛弃,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在这里,“脱屣尘寰去”的决绝与“顷刻蓬莱三万里”的遥望,不仅是空间距离的跨越,更是精神层面上的飞跃。末尾的“黄昏谁伴醉乡归,天色无情淡如洗”则又回到了现实世界,诗人在黄昏落幕时,没有伙伴陪伴,只能独自一人,在那无情的天色下,回返到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