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削云鬟。了悟三缘。比丘尼、也证诸天。
偶谈妙谛,真破枯禅。看日方中,花乱坠,石频颠。
自笑无端。蝶梦流连。送颜红、睡枕餐盘。
拟除金钏,学坐蒲团。奈痛荆凋,念椿老,恋萱妍。
早削云鬟。了悟三缘。比丘尼、也证诸天。
偶谈妙谛,真破枯禅。看日方中,花乱坠,石频颠。
自笑无端。蝶梦流连。送颜红、睡枕餐盘。
拟除金钏,学坐蒲团。奈痛荆凋,念椿老,恋萱妍。
这首《行香子·赠女尼静缘》由清代诗人王瑗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尼的生活与心境。
“早削云鬟”,开篇即点明女尼的修行生活,清晨时分,她便将长发剪短,象征着对世俗的割舍与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了悟三缘”,表明她已深刻理解因果、缘起、业力这三大佛教根本原理,达到了心灵的觉醒与智慧的提升。
“比丘尼、也证诸天”,虽为女性出家,却同样能证得天界之果位,体现了佛法面前性别平等的观念。“偶谈妙谛,真破枯禅”,在日常生活中,她偶尔谈论深奥的佛理,真正打破了传统禅修的僵化模式,使修行更加生动活泼。
“看日方中,花乱坠,石频颠”,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太阳正高挂天空,花瓣随风飘落,石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也寓意着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自笑无端。蝶梦流连。送颜红、睡枕餐盘”,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修行者面对世俗诱惑时的内心挣扎与自我反思。在梦中,她仿佛变成了蝴蝶,流连于花间,享受着短暂的快乐,而醒来后,她又回到了修行的道路上,以红色的面容(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作为枕头,餐盘则是修行的法器,寓意着她对修行的执着与坚持。
“拟除金钏,学坐蒲团”,她试图摆脱世俗的束缚,如去除金饰,学习坐在蒲团上进行冥想,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纯净。“奈痛荆凋,念椿老,恋萱妍”,然而,面对岁月的流逝,她无法避免地感到痛苦,荆棘凋零,椿树老去,萱草的美丽让她眷恋不已。这些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修行者的孤独与无奈,也反映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女尼静缘在修行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和世俗的复杂情感,充满了哲思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