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绿来,好鸟鸣窗树。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
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
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
东风吹绿来,好鸟鸣窗树。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
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
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
此诗《杂诗四首(其四)》由清代诗人宋湘所作,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哲思。诗中以“东风”、“好鸟”、“读书人”为意象,构建了一幅春日读书图景,同时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意义的思考。
首句“东风吹绿来”,以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寓意着新生与希望。次句“好鸟鸣窗树”,则通过鸟鸣声衬托出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感知。
接着,“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诗人以时间的循环往复,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生活规律的尊重与顺应。随后,“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个在树下埋头苦读的身影,引发人们对知识探索与个人成长的思考。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进一步深化了对学习过程的探讨,指出知识的无限性和个体领悟的重要性。最后,“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以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复杂,提醒人们不应盲目遵循前人的路径,而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对,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知识、人生道路等主题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银台先生发如漆,太君高堂新八十。
朝回迎客花底揖,花枝拂衣红一色。
折花奉觞拜膝席,君家太君藐姑射。
太君沾醉朱颜溢,鸾笙入房侍儿掖。
后堂歌声綵云隔,主人留宾还促席。
青衣传语催劝客,太君万寿客无出。
从此年年作生日,记取明朝是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