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荪亭》
《山荪亭》全文
清 / 李寄   形式: 古风

已为山外客,来登山荪亭。

荪树六七株,根附石上生。

虺蛇蟠数百,须动欲轩腾。

树是希夷植,奇同希夷形。

突立看峰色,筋骨何棱棱。

细叶正吐绿,油油光檐楹。

思欲亭上醉,从此解尘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探访一亭的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先,“已为山外客,来登山荪亭。”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作为山外之人,特地前来探访山中的荪亭,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接着,“荪树六七株,根附石上生。”描述了亭旁生长着六七株荪树,其根部紧贴岩石生长,既表现了树木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

“虺蛇蟠数百,须动欲轩腾。”这里以“虺蛇”比喻树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树根盘绕的形态,仿佛要破土而出,展现出一种向上的力量和生机。

“树是希夷植,奇同希夷形。”进一步赞美了这些树的独特与奇异,它们如同隐士一般,静静地生长在山间,与世无争,却自成一番景象。

“突立看峰色,筋骨何棱棱。”诗人站在亭中,眺望远处的山峰,感受到山的壮丽与峻峭,同时也赞叹亭子结构的坚固与挺拔,仿佛是山的骨骼,支撑着整个空间。

“细叶正吐绿,油油光檐楹。”最后,诗人注意到亭旁细叶初展,一片生机盎然,阳光下叶片油亮,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喜悦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亭景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林间的静谧与和谐。

作者介绍

李寄
朝代:明   字:介立   号:因庵   籍贯:江阴   生辰:1628-1700

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猜你喜欢

寒食游压沙寺雨中席上偶作·其一

魏公前岁朝真去,寂寞阑干尚有情。

莫道甘棠无异种,至今留得雪香名。

(0)

小园即事

闲脱蕉衫挂树桠,竹冠芒屩自耘瓜。

心形散傲如园吏,椑榼纵横似酒家。

古桧婆娑张碧盖,流泉诘屈动青蛇。

风清日落未归舍,待得东南见月华。

(0)

诏开礼闱偶作呈诸友

星弧首辟群英彀,天毕初张众目罗。

汉傅仍闻求泛驾,周明何止育菁莪。

碧纱已有蓬山籍,绿李将分桂殿科。

全伏阿香推毂力,九门三月化陶梭。

(0)

函谷关

寂寞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

朱门不养三千客,谁谓鸡鸣得放回。

(0)

舟次江口

香吹生兰渚,飞霜下荻州。

月波清浸夜,天幕冷垂秋。

远屿迎潮没,寒烟护水浮。

冲歌来泽畔,知是采菱舟。

(0)

送别邹校长炽昌兼柬诸同事·其一

聚首才经岁,骊歌忽在门。

交情君子淡,古道照人温。

留别诗三首,清谈酒一樽。

临歧珍重意,世事莫深论。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