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昆崙中,长波接汉空。
桃花生马颊,竹箭入龙宫。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
若披兰叶检,还沐土皇风。
河出昆崙中,长波接汉空。
桃花生马颊,竹箭入龙宫。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
若披兰叶检,还沐土皇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山水画面,充满了想象力和神秘色彩。开篇“河出昆崙中”即设定了宏大的场景,昆崙是古代对西域高山的称呼,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它从遥远的昆崙山脉中流淌而出。
紧接着,“长波接汉空”进一步渲染了水势的壮阔,汉江在这里被比喻为一片广阔无垠的天空,显示出河水浩瀚无边的气势。"桃花生马颊"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桃花常象征着春天和美好,生长于马颊(马的脸部)之上,既奇特又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动物生命的和谐共存。
“竹箭入龙宫”则充满神话色彩,“竹箭”可能象征着某种纯净无暇的事物,而“龙宫”则是古代传说中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超自然的世界,或者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理想追求。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这一句通过对时间和颜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自然万象的感慨。“德水”可能指的是具有道德意义的河流,它在千年的岁月中不断变化,而“荣光五色通”则表现出一种光彩夺目的景象,这里的“荣光”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颂扬。
最后,“若披兰叶检,还沐土皇风”一句中的“兰叶”通常象征着高洁和纯净,而“土皇风”则可能指的是大自然赋予的清新气息。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自然之风的追求与向往,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如同披着兰叶一般,沐浴在这种清新的气息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理想追求。
万山环合中独虚,世传内有神明墟。
侧身俯视惊怪吁,老眼不辨云模糊。
巉岩渐下势渐舒,石坛坡陀席可铺。
恍如身入佛老庐,四壁汹涌青红殊。
天吴紫凤坼海图,鼋鼍䁑睒虎豹狙。
罘罳梁柱相拄扶,灵官岌嶪高冠裾。
神媪相将行步徐,七宝炫耀穹浮屠。
石床横陈丹灶孤,玄门有路忽若无。
藓磴登降我仆痡,通明有穴寻归途。
不知造化开辟初,谁此镌刻谁剜刳。
颇闻孙氏纪赤乌,霹雳下劈山之隅。
人间始得窥仙都,又闻有路通太湖。
金庭玉柱严禹书,自惭骨凡气浊粗。
欲往不得将何如,欲往不得将何如。
十年送尽南归人,今日谁知还送君。
归来寂寂掩关卧,无语目睇南飞云。
与君相从亦云久,对语真如饮醇酒。
朱弦疏越音有馀,明水著盐味多有。
君才于我真得师,簿书堆里还题诗。
诗词郁硉古鼎器,字法秀劲枯藤枝。
岭南此去无多路,目极燕山天尽处。
青山杳杳不见人,秋雁飞来复飞去。
政成几时召还阙,相对共月庵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