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
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疏。
岂愿身荣如卫鹤,祇惭技拙类黔驴。
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馀。
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
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疏。
岂愿身荣如卫鹤,祇惭技拙类黔驴。
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馀。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初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反思。
"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和停留感到无奈,不是自己所愿,而他在八岁时就进入寺庙生活。这段经历对他的成长影响深远。
"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疏。"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一生的漂泊不定,如同闲逸的云朵随风飘散,而他的头发已经开始变白,但雪花般的白发还不是很浓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他对年龄增长的感受。
"岂愿身荣如卫鹤,祇惭技拙类黔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和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估。他并非渴望像卫鹤那样享有高贵的地位,但他对自己技艺上的笨拙感到羞愧,就像那些不被重用的老马一样。
"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馀。"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六十岁这一生命重要节点上所做的总结。他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寿命,将自己有限的人生年华进行反思,认识到即使在稀少的年岁中,也还有剩余的时间。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精神状态和年龄增长等方面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十分秋色著岩桂,几阵晚凉催井桐。
自恨异乡知遇少,一樽相属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