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回首客思归,万里家山蝶梦迷。
问宿莫来林下邸,夜深生怕杜鹃啼。
紫骝回首客思归,万里家山蝶梦迷。
问宿莫来林下邸,夜深生怕杜鹃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人思归的画面。"紫骝回首客思归"中,紫骝回首象征着行者心中的家乡之恋,而“客思归”则直接表达了游子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
接着,“万里家山蝶梦迷”一句,则以蝶梦比喻旅人的思绪,如同迷失在无尽的梦中,无法自拔。这里的“万里家山”强调了归乡路途的遥远和心中的家园之高。
下片,“问宿莫来林下邸”,诗人询问夜宿之地,却又似乎感到迷茫,因为“莫来”二字暗示了一种无从可问,或者是找不到理想中歇息的地方。"林下邸"则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是诗人对于归宿的一种向往。
最后,“夜深生怕杜鹃啼”,在夜色渐浓之时,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杜鹃啼"(杜鹃即杜鹃鸟,又名子规,因其叫声如“不”字而得名)象征着死亡和凄凉,诗人对这种声音产生了畏惧之情。这里的夜深,既是时间上的,也反映出心境的寂静与恐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对于归乡的渴望,以及旅途中孤独、不安的心理状态。
新月溶青荔。望天边、寿星一点,白云千里。
又是吾翁初度日,两见童颜十四。
多绛县、老人一岁。
想得姑仙麟脯宴,进蟠桃、满引霞杯醉。
群玉树,可人意。痴儿未了公家事。
喜此中、堂名绣彩,晨昏如侍。
着个斑衣浑鼓舞,却把寿卮遥跪。
祝翁寿、三山一似。
已洁清香凝寝处,奉安车、弭节徐徐至。
就禄养,看孙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