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平湖,夕阳低树。扁舟还觅来时路。
到城料得几多程,停桡为欲寻僧去。
沓沓松萝,泠泠钟鼓。上方更在云深处。
鬓丝禅榻话今宵,从师要了无生句。
秋水平湖,夕阳低树。扁舟还觅来时路。
到城料得几多程,停桡为欲寻僧去。
沓沓松萝,泠泠钟鼓。上方更在云深处。
鬓丝禅榻话今宵,从师要了无生句。
这首元代词人韩奕的《踏莎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日湖景。"秋水平湖,夕阳低树",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湖面开阔,夕阳映照下树影斜长的画面,透出淡淡的寂寥与静美。扁舟荡漾,词人追寻着归来的路径,"还觅来时路",流露出对往昔的回味和对未知僧侣生活的向往。
"到城料得几多程,停桡为欲寻僧去",表达了词人即将抵达城市,但又心系寻找僧侣,暗示了他对佛法的追求和内心的禅意。接下来的"沓沓松萝,泠泠钟鼓",通过松萝的密集和钟鼓的声音,营造出寺庙的清幽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僧侣生活的想象。
最后两句"鬓丝禅榻话今宵,从师要了无生句",则直接揭示了词人的内心愿望,希望能在今夜与高僧交谈,寻求关于"无生"(佛教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的智慧。整首词以景寓情,展现了词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吾不送君以南浦伤离之曲,吾不送君以渭城惜别之觞。
君今跨马行远陌,陌上槐花日已黄。
槐花黄时举子忙,君心应逐白云翔。
君来桃李春未晚,喜君幽韵如兰芳。
东风披拂香满路,君不即人人岂忘。
澄江静练楚天长,叠嶂高楼秋月凉。
使君高会罗红妆,樽前醉客第王杨。
明年上国富春光,风帘烟柳沙河塘。
集英班退马蹄疾,都人争看绿衣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