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围聚称香国。就中看、夭桃色。
燕支染做秾华,翡翠装成蕡实。玉砌瑶阶争相识。
被方朔、一时偷摘。还肯到天台,问刘郎踪迹。
艳春景物堪留忆。恨风吹、漂摇极。
精魂暗涉波涛,信札虚凭鳞翼。
别去明知长不见,却冤道、暂时分隔。
一日似三秋,怎教人禁得。
万花围聚称香国。就中看、夭桃色。
燕支染做秾华,翡翠装成蕡实。玉砌瑶阶争相识。
被方朔、一时偷摘。还肯到天台,问刘郎踪迹。
艳春景物堪留忆。恨风吹、漂摇极。
精魂暗涉波涛,信札虚凭鳞翼。
别去明知长不见,却冤道、暂时分隔。
一日似三秋,怎教人禁得。
这首《昼夜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繁花盛开的香国景象,重点聚焦在桃花和燕支的艳丽色彩上。"夭桃色"形象生动,"燕支染做秾华,翡翠装成蕡实"则运用比喻手法,将桃花的娇艳与燕支、翡翠的华丽相映衬,展现出春天的丰盈与生机。
接下来,诗人借方朔偷摘桃花的典故,暗示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天台仙境的向往,希望能追寻刘郎(传说中的仙人)的踪迹。"艳春景物堪留忆"表达了对春光的眷恋,然而"恨风吹、漂摇极"又透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无奈。
"精魂暗涉波涛,信札虚凭鳞翼"通过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但音讯难通的遗憾。"别去明知长不见,却冤道、暂时分隔"流露出深深的离愁,尽管明白分离是长久的,但仍期待着重逢。
最后,"一日似三秋,怎教人禁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分离之苦的深切感受,一天的分别仿佛漫长如三个秋天,难以承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春光与人事变迁的独特感悟。
泥检封香矞露浓,汉庭新册颍川功。
朱轓按俗麟符郡,青被为郎斗籍宫。
俭幕卷云宾履隔,郢楼翻雪饯壶空。
明光伏奏前期近,备对芳兰溢握红。
平台飞雪欲成花,有客西征感鬓华。
内史江莼空入梦,下邽罗雀此还家。
鸿声不断关云黑,角弄初休陇月斜。
駉牧未妨称吏隐,田园自有故侯瓜。
城阙曙乌啼,行人叹解携。
旧欢苹鹿散,新意棘鸾栖。
淮月涵孤蚌,江云杂断霓。
漉沙应搆赋,春澥正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