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胜当春早,身闲爱景幽。
微风吹积水,尽日飏虚舟。
客至解悬榻,鱼来避直钩。
机心本不动,犹恐骇群鸥。
地胜当春早,身闲爱景幽。
微风吹积水,尽日飏虚舟。
客至解悬榻,鱼来避直钩。
机心本不动,犹恐骇群鸥。
这首诗描绘了文彦博在春日湖上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首句“地胜当春早”点明地点与时节的美好,暗示出诗人对环境的喜爱与赞美。接着,“身闲爱景幽”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悠闲心境与对宁静景色的欣赏。
“微风吹积水,尽日飏虚舟”两句,通过微风轻拂水面和小船随风飘荡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自然的和谐共处。
“客至解悬榻,鱼来避直钩”则体现了诗人待人接物的雅致与对生命的尊重。面对来访的客人,他能放下日常事务,热情款待;对于前来觅食的鱼儿,他也能以一颗慈悲之心,避免伤害。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雅情操,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
最后,“机心本不动,犹恐骇群鸥”一句,表达了诗人虽内心宁静,但仍然担心自己的行为或言语可能惊扰到周围的生灵,流露出一种对和谐共生环境的珍视与保护意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和高尚情操。
蟠桃树在瑶池东,树上之实丹砂浓。
雷霆守卫云雾封,有得食者升太空。
朱家令子学泮宫,祝亲寿考感上穹。
帝敕金母并木公,两枚下赐嘉孝恭。
清宵坠向高堂中,明晨捧献媪与翁。
味才入口肠已充,白发返黑增颜红。
耳聪目明肌肉丰,循环花甲无终穷,万八千岁方孩童。
杨家住在南山侧,不种棠梨惟种柏。
棠梨开落易衰荣,柏也亭亭色镇青。
屈曲灵根蟠厚地,崔嵬钜干拂高冥。
天风乍起生竽籁,撼屋惊涛忽澎湃。
雷霆白昼走蛟鼍,云雾中宵见光怪。
良材自有神明扶,下视凡木皆庸奴。
狄门桃李敢争艳,田氏荆花差可徒。
杨郎爱之如爱宝,四季俱宜夏尤好。
赤日行天暑不知,清阴覆地凉偏早。
孔明庙前根久枯,御史台中树亦无。
何似君家书屋外,萧萧寒翠两三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