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尔多情数举觞,七人对此兴偏长。
日临佳色通青琐,风引清香散玉堂。
已喜四民皆暇豫,更看百辟尽才良。
自惭老去成疏懒,未信餐英力更强。
为尔多情数举觞,七人对此兴偏长。
日临佳色通青琐,风引清香散玉堂。
已喜四民皆暇豫,更看百辟尽才良。
自惭老去成疏懒,未信餐英力更强。
这首诗是明代杨荣所作的《赏菊(其二)》,诗人以赏菊为题,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对盛世景象的赞美。首句“为尔多情数举觞”流露出诗人对菊花的深情厚意,频频举杯,仿佛在与花共饮。接下来,“七人对此兴偏长”描绘了赏菊时众人兴致高昂,气氛浓厚。
“日临佳色通青琐,风引清香散玉堂”两句通过写阳光照耀下的菊花色彩鲜艳,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渲染出菊花的美丽和清雅,也暗示了环境的高洁。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百姓安居乐业、百官贤能的欣慰,“已喜四民皆暇豫,更看百辟尽才良”。
最后,诗人以“自惭老去成疏懒,未信餐英力更强”收尾,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但即使如此,面对美景仍能感受到菊花的力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菊花精神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和谐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