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东湖》
《赠东湖》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东湖来自东海涯,到山先拜梁溪祠。

梁溪先生千载士,文章德业真吾师。

前公来时未有此,我归方浚吾泉水。

此时此地复此泉,青眼相看更吾子。

草蔬一饭正愧予,野人忽馈深溪鱼。

急烹入馔肥且硕,此事真合牵联书。

泉傍有台名点易,昔梦依稀尚能忆。

高丘远海谪仙诗,歌对沧茫两无极。

平生知己主一翁,几回墓草经秋风。

因之尚论文庄叶,遗录今谁问水东。

(0)
鉴赏

这首《赠东湖》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东湖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首句“东湖来自东海涯,到山先拜梁溪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东湖的源头与归宿,同时巧妙地将东湖与梁溪祠联系起来,暗示了东湖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深厚渊源。接下来,“梁溪先生千载士,文章德业真吾师”两句,直接表达了对梁溪先生的崇敬之情,认为其文章与德行如同良师益友,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前公来时未有此,我归方浚吾泉水”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东湖的出现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此时此地复此泉,青眼相看更吾子”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东湖的喜爱与珍视,将其视为知音与朋友。

“草蔬一饭正愧予,野人忽馈深溪鱼”描绘了诗人与东湖之间和谐共处的场景,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粹。“急烹入馔肥且硕,此事真合牵联书”则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泉傍有台名点易,昔梦依稀尚能忆”两句,将视线转向了东湖旁的点易台,通过回忆过去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高丘远海谪仙诗,歌对沧茫两无极”则通过引用李白的诗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最后,“平生知己主一翁,几回墓草经秋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好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因之尚论文庄叶,遗录今谁问水东”则以问句结尾,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也是对后人传承与发扬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录别·其一

秋风既萧萧,浮云亦依依。

四顾但他乡,游子一何微。

驾言西北迈,中道正裴徊。

客行无好怀,万事不如归。

(0)

远游篇

万里未足步,过谒历遐荒。

一举驾黄鹄,再举凌云翔。

澄氛隐北斗,河汉集为梁。

山川自纡曲,天地自圜方。

六鳌抃蓬莱,十日弹扶桑。

潮水怒相击,昆崙出中央。

流览临九州,众人何茫茫。

絪缊造元气,控揣成阴阳。

黔羸秉大钧,丛脞不可当。

道逢王子乔,揖我还故乡。

(0)

子夜歌·其十

愿因斗酒会,发欢桃花容。

蹉跎自不饮,双杯持劝侬。

(0)

京中报到霖雨普沾

亢阳愁久旱,霖雨满沟渠。

倏忽枯枝润,须臾卷叶舒。

千村勤袯襫,万顷促犁锄。

企望收成后,欣看谷贱书。

(0)

题新安道上

满目平川映远空,身形少健一衰翁。

社前荷锸争春暖,陇畔扶犁趁晚风。

雨泽深邀天地德,耕桑还赖穑人功。

京南每出同村叟,总得阳和一气中。

(0)

未开新荷

清和将尽未端阳,时雨催擎珠点凉。

不染淤泥看净植,虽无花气叶先香。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