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公兰若宿云阴,上客何频此盍簪。
幔捲云山邀逸兴,楼标霜月喻禅心。
空阶雨过閒花发,绝涧风来落叶深。
今夜上方期共宿,一灯竹里对君吟。
洽公兰若宿云阴,上客何频此盍簪。
幔捲云山邀逸兴,楼标霜月喻禅心。
空阶雨过閒花发,绝涧风来落叶深。
今夜上方期共宿,一灯竹里对君吟。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访友的雅致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联“洽公兰若宿云阴,上客何频此盍簪”以“洽公兰若”点明地点,暗示了寺庙的清幽与宁静,同时以“宿云阴”渲染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上客何频此盍簪”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频繁相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幔捲云山邀逸兴,楼标霜月喻禅心”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云山”、“霜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这里的“逸兴”不仅指诗人的兴致,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楼标霜月喻禅心”,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禅宗思想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感悟和理解。
颈联“空阶雨过閒花发,绝涧风来落叶深”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雨水过后,空阶上的闲花悄然绽放,绝涧中风吹起,落叶堆积得更深。这一联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尾联“今夜上方期共宿,一灯竹里对君吟”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共宿的愿望,以及在竹林中对诗文的共同欣赏。这一联既是对友情的深情表达,也是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综观全诗,林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访友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禅学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
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
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著脚。
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
大岩空腔谁所刳?
绝壁峭立端疑削。
坡平或可坐百人,峡束仅容飞一鹤。
蛇蹊岌岌头自眩,鬼谷惨惨神先愕。
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镌非镌凿非凿。
残碑不禁野火燎,造物似报焚书虐。
人民城郭俱已非,烟海浮天独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