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古诗十二首·其三》
《咏古诗十二首·其三》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赵国弃鸣犊,孔圣为之回。

西伯善养老,伯夷以为归。

驰驱西楚郊,徘徊太皞墟。

周汉多封君,不祀既忽诸。

三坟基皇德,八索总道枢。

若人岂欺我,虞夏亦典谟。

万里如浮云,古风讫无馀。

往矣不可追,喟然为踌躇。

(0)
鉴赏

这首诗《咏古诗十二首(其三)》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古代风尚,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道德传承的深刻思考。

首句“赵国弃鸣犊,孔圣为之回”引用了赵简子舍弃耕牛的故事,孔子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以此来强调道德选择的重要性。接着,“西伯善养老,伯夷以为归”提到周文王对待老人的尊敬以及伯夷对此的认同,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长者的尊重。

“驰驱西楚郊,徘徊太皞墟”描绘了在西楚郊外的游历,以及在太皞之墟的徘徊,象征着对古代文明的追寻与怀念。“周汉多封君,不祀既忽诸”则指出周汉时期虽然存在许多封君,但祭祀传统却逐渐被忽视,暗含对道德衰落的忧虑。

“三坟基皇德,八索总道枢”提到了古代文献《三坟》和《八索》,认为它们是帝王道德的基础和道义的核心,强调了古代智慧的宝贵。接下来,“若人岂欺我,虞夏亦典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信赖,认为即使是远古的虞舜和夏禹时代也有经典文献作为指导。

最后,“万里如浮云,古风讫无馀”感叹于历史的变迁,如同浮云般飘散,古代的风尚已不再存留。“往矣不可追,喟然为踌躇”表达了对无法挽回历史进程的感慨,以及内心的犹豫与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古代风尚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传承、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处士

松竹苍苍㬇晚霞,乱云堆里有人家。

闷临溪畔看流水,閒坐庭前数落花。

日丽莺声当户巧,风柔燕影掠檐斜。

几番勾漏閒寻问,欲觅刀圭静养砂。

(0)

曲江孔先生招饮

十年不见先生面,目断岭南山万重。

今日曲江江上见,不妨樽酒对芙蓉。

(0)

胜黄金

中黄一气禀坤宫,苑北园南色更浓。

总使秋阳如烈火,肯随朝露便消融。

(0)

为宁县令萧光甫题墨梅

老干弯埼新干直,总是昆吾镔铁色。

枝头忽被北风吹,并出疏花成戏剧。

薄如蝉翼细蝶须,敢与腊雪偏相敌。

雪也无香复易消,阻山背水俱无策。

花神冷笑不言功,月下翛翛倚苍壁。

狂游不到绮陌间,小隐时当野桥侧。

平生高韵有谁知,此种奇姿何处得。

补之已逝叔雅亡,人间久矣无清迹。

诗人未补白华诗,画家重倒金壶墨。

悠悠此意我所谙,欲向萧侯聊比德。

试看宁县九年官,箧里只馀花的的。

士林传玩等甘棠,黄鹤楼中莫吹笛。

(0)

池中白莲

蕊宫夜凉张暑宴,仙姝散花水晶殿。

霞绡中单云锦绿,黄金为房玉为钿。

翠旌导前宝盖殿,霓裳中序按未遍。

一人素衣持羽扇,颀然中立白玉弁。

群姝被酒酡发面,冠佩倾然醉相盼。

彼峨弁者色不变,以口承露不肯咽。

终然贞白难为荐,独向西风抱清怨。

(0)

独不见

窈窕一佳人,铅华净如练。

临风弄锦瑟,其音哀且怨。

南邻去乘鸾,北里效飞燕。

小院落花深,閒庭芳草遍。

日暮掩朱扉,如何独不见。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